fbpx

初幾回娘家?

每到農曆年前,就是已婚女人們心情煩悶焦燥的時期。農曆年也就那麼幾天,可是女人們卻為著那幾天喚起了很多新仇舊恨。

因為農曆年是民間傳統習俗的精華展現期,刻畫出性別不平等的經典面貌。由於年節將近,演講時當然要應景地跟大家討論一下過年習俗中的性別意象。然後,也舉些例子,期許大家運用智慧與策略,尋求突破之道。火苗一引,話題不斷,寒天裡,熱鬧滾滾。

關於傳統上,已婚女人「初一不能回娘家」這個習俗,絕對是榜上第一名。不少女人提到,除了初一不能回家,其實初二也不能回去,因為婆婆的女兒們初二要回娘家,她們得在家裡煮飯招待,以至於自己回娘家的時間一直被延遲。當夫家的姐妹們回來「一家團圓」時,她們卻為著不能回自己家團圓而內心酸澀。女人們不禁感嘆:「習俗就是這樣,很難改變啊!」

但是,我慢慢聽到許多例子,這些女人不見得是所謂「年輕一輩,新觀念的女性」,她們運用了智慧,溫柔突破了這些禁忌。有個50歲左右的女性曾分享,她都是每年初一就回娘家,因為她夫家離娘家很近。結婚第一年,她初一走到自己家門口,她的媽媽很緊張揮手告誡她:「初一不可以回來啦!」她沒有強硬進門,只是拿了把椅子坐在門口很是委屈地跟她媽媽說:「我不進去,我坐在這裡就好。」過了一下子,媽媽看不下去,跟她說:「進來啦!」從此之後,她每年都是初一就回娘家!

有個40多歲的女人說:「老師我教你,你就買一瓶油回家!」民間的習俗是說,若初一就回娘家,象徵著你一個外人(出嫁的女兒)初一就到別人家吃,會害娘家兄弟「賺無呷」。我都會送娘家一瓶油,大聲跟爸媽兄弟說:「祝你賺呷『油洗洗』(台語:賺大錢)。」給大家帶來好彩頭。她用這個方式突破禁忌,每年初一就回娘家去。甚至有人覺得,既然初一不能回娘家,那就跟娘家的父母兄弟姐妹約在外面餐廳、風景區相聚或出遊,沒有進家門,這樣就不算犯了禁忌吧!全家初一出遊,因此成為了每年的過年慣例……

26910752_1848500541890489_4088897836565222822_o

這些智慧與策略兼具的例子,振奮了大家的心。有人甚至還跟我說:「其實習俗反而沒有明講年三十不能回娘家的禁忌。」所以很多女人除夕就回家與父母相聚。這些突圍的例子,溫暖了彼此的心,也讓大家因此看到了更多的差異。人們發現:其實初一到底能不能回娘家,關鍵在於娘家的父母,只要她們不反對,初一就回娘家的其實大有人在。

大家還互相勉勵,不要當無聊的鄰居,看到別人家初一有女兒回娘家時,務必要說聲:「這樣也不錯!」然後,除非我們願意一輩子忍受這樣的習俗,否則,嘗試進行一些調整與改變,才不會讓自己年年覺得氣悶。有些年紀更大的女性哽咽著跟我說:「當父母過世了,其實也沒啥娘家可以回去。」到那時,初幾都是一樣的。所以,在還有娘家可以回的時候,大家努力想想,如何讓彼此的家,都可以真正團圓!

按讚或分享至:

支持性平

每個個人、學校、企業、機構,都是推廣性別平等教育的種子,支持 TGEEA,讓種子在台灣各地紮根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