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TGEEA_LOGO.png

#習俗文化

習俗文化

初幾回娘家?

每到農曆年前,就是已婚女人們心情煩悶焦燥的時期。農曆年也就那麼幾天,可是女人們卻為著那幾天喚起了很多新仇舊恨。

徵件

「習俗文化與性別平等」徵文

今年的清明節,我們下定決心,要不一樣! 不久前勞委會宣布修正喪禮服務類丙級學科題庫,將傳統喪禮中有關「男尊女卑

習俗文化

讓儀式彰顯對親人的思念 <特別獎>

文/斜眼貓 雖然我很早就認同自己是個女性主義者,也試圖想從自己的成長環境找出任何性別不平等的蛛絲馬跡,但是,我

習俗文化

搬回娘家 <特別獎>

文/謝佩珊(珊珊老師) 我一直一直在想:何時才能名正言順、不受指指點點的搬回娘家? 最近,很想家,很希望下個學

性教育

教學現場中的「幹你娘」 <特別獎>

文/吳季玲 「幹你娘」──在我處於慘綠少年的那個時期,於父執輩間的對談、大人間的爭吵、同儕間的怒目相斥時常會聽

習俗文化

破繭時代 <特別獎>

文/蕭帆 每對新人結婚,都是喜悅、歡喜,都希望從此過著幸福的日子,都希望兩人可白頭偕老;然而,離婚率是愈來愈高

打破性別刻板

金牌姊姊 <特別獎>

文/林薇琳 跆拳社教室中充斥著吶喊聲,黃澄澄的燈光照在汗水淋漓的臉上。一旁幾個女孩聚在一塊兒,對著跆拳社中的男

習俗文化

阿嬤的葬禮 <佳作>

文/wenz 阿嬤的驟逝,將疏離甚至破碎的家族四代,用她的方式,重新聚集在一起。聚集了早逝的長子遺孀─我的大伯

習俗文化

女命三則 <優選>

文/AMY.C 之一 養女純 母親誕生於1929年春天,外貌清麗,名字叫純。 兄弟各一人,這個唯一的女兒得到父

習俗文化

心之泣 <優選>

文/波太 那一天,媽媽的臉比平常更嚴肅,頭髮有些紛亂,外套也還沒脫,坐在沙發上等著我,她若有所思地看著我。 記

習俗文化

彼岸花 <首獎>

文/窩窩 掃墓前一天晚上趕夜車回家,一進門只看到母親低著頭坐在桌前,手中忙碌不停,而桌上大大小小的金、銀紙元寶

習俗文化

女生正步走 牽手催生女主祭

根據傳統的習俗,只有家中男性的名字才能寫入祖譜,也只有男性,才擁有進入祠堂祭祖的機會。身為一位女性,同時也是家

習俗文化

破禁忌 百年首見女主祭

東華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蕭昭君,去年農曆一月十二日在彰化縣社頭鄉斗山祠舉行的蕭家祖祭,以「百年首位女主祭」的身分

沒有更多文章了!

沒有更多文章了!

行動支持

每個個人、學校、企業、機構,都是推廣性別平等教育的種子,支持 TGEEA,讓種子在台灣各地紮根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