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5 年 5 月 17 日 14:00-16:00
- 地點:貝殼放大糖廍 C 倉多功能交誼廳 (台北市萬華區大理街 132-7 號)
- 講師:陳柏屼(潤滑液男孩)
林祐緯(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教育推廣專案經理)/整理撰寫
2025 年五月份的「性平星期六」活動中,我們邀請到 Podcaster 潤滑液男孩,與我們分享他如何從一場校園風波出發,進而投身性別友善空間建置、性教育推廣、媒體製作與長照議題的過程。潤男以幽默而敏銳的觀察,帶領我們思考情慾與權力的連結,也展現出社會行動的多樣可能。
一場因潤滑液引發的校園風波
2008 年,為了響應日日春協會「向性工作者發送保險套與潤滑液的公共衛生倡議」活動,潤男主動將潤滑液與保險套擺在宿舍門口,並在 PTT 發文寫下:「Hi,社胞們,颱風夜是最適合發展情慾的日子了~不論是跟男朋友、女朋友、自己、生物或非生物,一定要準備好潤滑液的啦!」然而,貼文很快被刪除,帳號也遭封鎖。同時,擺放潤滑液的箱子被教官沒收,言論自由在校園裡似乎也被「噤聲」了。諷刺的是,當時還有同學問他:「潤滑液跟保險套的功能有什麼不一樣?」,顯示性教育的落實仍顯不足,而這也成為他持續投入推廣性教育的起點。
這場不一般的校園風波,在 PPT 上掀起討論熱潮。教官雖為言論審查道歉,卻轉而指控遭到潤男的性騷擾。面對校方的打壓,潤男選擇走上講台、接受學生社團的邀請,一同談論「性、性別與權力」的交織關係。與此同時,不同系所也紛紛展開對於性與性別議題的討論。潤男也與異議性社團合作,攻佔學生自治辦公室作為抗議基地,持續發送潤滑液與保險套。他分享,這些資源其實都來自於台大醫院,醫院不只支持他的行動,還希望他能更進一步地協助推廣。
潤男分享,「事件過後,我們開始談性別友善空間,質疑為什麼非得性別區隔?男女朋友或兄妹不能住在一起嗎?」潤男與夥伴們持續召開記者會、辦「杜鵑的週」(Doing Gender)、舉辦書展與講座,甚至是情趣用品有獎徵答活動。這些活動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希望性與性別議題可以進入到校園與社會的視野中。

從校園走向社會:讓性成為可以談的事
潤男分享,他在倡議活動中觀察到一個有趣現象:男生看到情趣用品時,會先互相嘲笑、比較、嗆聲,但後來都會私下偷偷跑來買。「男性對於性的想像裡,存在著許多競爭觀念,但我認為身體的經驗是多元的。」他認為,過往性相關的資源大多是針對順性別異性戀男性所設計,但這種想像其實非常狹隘。潤男發現,校園性教育似乎只剩下性暴力防治,排除了情慾體驗與多元性別的認識。在這樣的反思中,他開始串聯各大學夥伴,一同設計新生活動摺頁、提供新生包、辦課程與活動,讓性與情慾進入到主流教育視野。
即使被台大校方禁止,潤男與夥伴仍潛伏會場、裝扮成新生,在校長演講時發送折頁與保險套。他笑說:「師長嚇壞了,醫學系新生也很驚恐,但最後他們玩得最兇。」
畢業後,潤男開始經營部落格,撰寫情趣用品評測、分享前列腺高潮等非主流經驗。部落格同時也記錄著世界各地的三溫暖體驗與性經驗,他持續走訪日本、泰國與歐洲各國,理解不同文化下的情慾實踐。2013 年開始,潤男每年參加情趣用品展,並接觸到國外的娛樂性用藥、結合科技的性愛用品,從中吸收新知。
在太陽花學運期間,潤男觀察到情慾與性相關表達常被污名化,進而遭到切割,反映出社運內部對「性」的排斥與恐懼。為了回應這種「恐性」現象,他發起一項具公共參與性質的計畫,透過投票與調查,邀請群眾想像「學運領袖的陰莖」,並據此開發出一系列名為「異物」的情趣用品,作為情慾與政治交會的創作實踐。此後他亦持續推動本土化的性商品設計,試圖開拓性與社會議題的交織討論。
從 Podcast 到長照:探索更多對話的可能
2018 年,潤男開始製作 Podcast《潤男的 Room》。相較於文字,他認為聲音更具親和力,也更適合於日常播放。在他的節目中,討論涵蓋了地緣政治、LGBTQI+ 的樣貌、性別學者、文化與愛情,並以故事為媒介,引領聽眾思辨社會議題。他訪談的對象包括:移工、無家者、監所收容人、公廟 Gay……「 LGBTQI+ 的樣貌不只限定於同志,也應包含社會較不利處境者的聲音。」
因家人生病,潤男近年來也開始關心長照議題。從同志長照的生活想像,到財源規劃的不穩定,潤男試圖用自己的影響力改變政策與社會結構。他曾以相關報導入圍卓越新聞獎,同時他也不忘持續發聲,希望社會可以更關注到同志與長照的議題。
「當你的眼光可以穿透這個社會時,你就能為自己創造一個位置,而不用和多數人競爭既定的規則。」從潤滑液事件到社會倡議,潤男用自己的方式,期望將情慾變成日常的語言,也將知識轉為行動。他相信,當我們敢於談性、談身體、談慾望,就能開始推動結構性的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