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臺中市家庭教育中心「進擊的新人」性別與習俗主題遊戲課程

  • 主辦單位: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
  • 協辦單位:臺中市家庭教育中心
  • 補助單位:公益彩券盈餘補助暨回饋金補助
  • 洽詢電話:04-22124885 分機 202 徐小姐

婚禮細節沒共識,長輩意見差好多!

傳統男女「嫁娶婚」的習俗在現代已經精簡了許多,但還是常有新人因為價值觀不同,而與長輩產生摩擦。從訂婚的聘金嫁妝談判、婚宴喜餅費用分攤、婚紗禮服款式、要不要潑水丟扇、戒指要不要戴到底… …,這些細節的眉眉角角,都有可能傷了大家的感情!雖然現代年輕人喜歡簡單,對婚禮儀式沒有太多堅持,但還是常面臨「不辦長輩會生氣,辦不好又會被嫌棄」的困境,導致大家最後乾脆用忍一時風平浪靜的心態,硬著頭皮把傳統婚俗都照做一遍。

可是,在執行這些習俗前,你有想過它們代表什麼意思嗎?

一般的異性伴侶在面對一連串的嫁娶儀式時,通常只能照做,沒有什麼自主空間,更別說去質疑其背後的意義了!

但是,許多婚俗儀式背後都隱含著「女生結婚要丟棄過去的自己、和原生家庭說再見,男方卻是增益和豐富」的意涵,也就是所謂的「嫁出去,娶進來」,從在娘家梳化、拜別、大哭,到上車被潑水、丟扇、過火爐、踩瓦片… …,整個嫁娶儀式中,新娘都不斷地被「牽」去執行各種任務。無論是在婚禮中還是結婚後,最「過勞」的角色通常非女性莫屬!

「禮」本是規範、是限制,如果說結婚是兩個人、兩個家的事,那為何婚禮的種種限制,都只針對女性而來呢?

雖然法律早已平等,但習俗文化仍像一道隱形的枷鎖

性別角色的形成是從社會環境中學習而來,傳統文化上的女性承襲了女性在家族的邊缘位置,可以歸結於社會化學習的結果。因此,開始在不疑處有疑是重要的,為什麼我們大家都要跟著父姓、為什麼先人的墓碑上只有男性祖先的名字,為什麼族譜上女性是無名的?即使是在 2018 的台灣社會,性別平等的法律大多建置完善,但習俗文化的禁忌仍像巨大的背後靈掌控著我們,讓生命價值無法盡情展現。

參加「進擊的新人」工作坊,思考翻轉的可能性

TGEEA 與臺中市家庭教育中心合作,以互動式遊戲課程,從「翻轉習俗,展現自我」這個基本概念,並融入互動式數位遊戲課程,鼓勵民眾透過輕鬆的遊戲體驗,思考並拆解傳統婚俗中的性別刻板印象,並能以尊重與包容的心,來解決不同時空背景底下所可能產生的衝突與困境,並透過小組討論的方式一起找到解決方法。

按讚或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