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清明節,我們下定決心,要不一樣!
不久前勞委會宣布修正喪禮服務類丙級學科題庫,將傳統喪禮中有關「男尊女卑」的考題及答案修正,包括「長女年紀較長者可擔任主祭」、「未婚女性亡故牌位可放在原生家庭」等,希望改變禮儀師服務中性別歧視的種種陋習。
長久以來,因為一般人對於死亡所存有的諸多禁忌與恐懼,使得喪禮習俗的改革一直是推動性別平等的習俗文化中最難以撼動的一環,禮儀師證照考試的變革雖然不代表葬禮習俗中的性別歧視現象將全面改觀,然而在制度上摒棄不合理的歧視性規範卻是文化改造的一大契機。
去年年底本會舉辦的「習俗文化與性別平等」徵文活動,有評審們注意到所有來稿稿件觸及的場景雖然廣及出生、結婚、團圓、死亡等,但就數葬禮或清明節掃墓的場景最多,這樣的現象或許可以理解為巧合,但透過字裡行間,我們感受到的更多是死亡儀式連結了多少女性悲傷無奈但也不甘於此的心情,作者們透過書寫自我表述。
清明節又要到了,面對一連串「掃墓」背後浮現的性別議,「誰去掃墓」、「墓碑上是誰的名字?」、「誰準備掃墓需要的菜碗、壓墓紙?」「女人死後葬哪裡?」等…,就如作者之一的斜眼貓所說的:「如果儀式內藏的價值已經不再讓人信仰,那麼就是改變儀式的時候。」,透過本次「習俗文化與性別平等」徵文活動得獎作品專刊的分享,我們希望召喚女性們集體力量的個別展現,今年的清明節,我們下定決心,要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