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扮家家遊Home Play

小時候,我常常幻想自己不是爸媽親生的孩子,常常在腦海中描繪自己理想的家庭、父母、手足樣態,並且想著,總有一天,我要出發,去尋找自己的親生父母。現在,這樣的幻想,不必透過離家出走就可以達成。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創作了《扮家家遊》桌上遊戲,結合了性別、族群、人權、藝術等多元議題,讓孩子在遊戲中,體驗多元家庭的差異,開拓豐富的觀點與想法,更是教育工作者開展綜合、家政、社會、人權教育、性別平等教育以及國語文等學習領域的極佳媒材。

成品照

扮家家遊》這款桌上遊戲,歷經了2年的策畫、試驗、修改,終於正式發行,我自己也參與了這一段時間的籌備工作,迫不及待想將這個很棒的禮物送給所有的孩子、家長與教育工作者。

這個遊戲,以「造家」為概念,每個玩家拿到一張房屋的圖卡後,根據房屋卡上的指示,隨機抽選人物卡,看看能不能幸運地抽到顏色相同的人物卡。湊足房屋卡上的家人後,再抽取生活卡,就可以開始說這個家的故事。完成故事,即可得分。

桌上遊戲本來就是很適合朋友、家人一起進行的活動,前兩天拿到,迫不及待和孩子們一起玩,她們除了被遊戲吸引,還不斷讚美:「好漂亮哦!」學會遊戲方法後,兩個女孩,電視也不看,玩到欲罷不能。插畫家九子畫的圖令人愛不釋手,遊戲結束後她們甚至還把大張的房屋卡靠著沙發站成一排,反覆欣賞這些圖片。她們從來沒有一次看到那麼多不同的房子,除了公寓、透天厝,還有樹屋、貨櫃屋、組合屋、三合院,看到蘭嶼達悟族的地下屋時,姪女說:「我知道,社會課有教!」這是我們為了呈現台灣居住多元性設計的巧思之一。

home_card

玩了兩天,女兒已經知道印尼的國旗與服飾長怎樣,我想,有不少孩子玩到這套遊戲時,才對自己媽媽母國有了粗淺的印象,或是因此有機會說出自己的故事……這是另一個設計巧思,家庭成員的多元性,不同國藉、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的人住在一起,當然還有台灣好幾個原住民族群,從小到老,都在我們的圖卡裡!

此外,這套桌遊最大的特色,是我們結合了課堂教學,設計了教學指南,以及它可以融入的學習領域與能力指標,讓這個材料的使用效益發揮到最大。針對低、中、高年齡的孩子有不同的教學活動設計,人數多的大團體或班級也有活動可以因應。

耗時耗力設計這個桌上遊戲,是因為長久以來,看到台灣隨著環境的改變,家庭的形態、成員急劇變遷;而我們的教育環境,卻還是在有意無意中複製了,「一個爸爸、一個媽媽,以及孩子」,才是「正常家庭樣貌」的刻板印象。而「非正常家庭」的孩子們,無以寄託自己的認同,不知道誰可以回答自己的疑問「我的家為什麼和別人不一樣?」,透過這個桌上遊戲,打破傳統家庭的刻板印象,增加了「家」這個詞的豐富性。

有些孩子,因為這些故事,也開始說起了自己「家」的故事。然後,我們才知道了許多的「為什麼」,也因此,更理解孩子,更靠近孩子!

(轉載自《台灣立報》,性別版,2012/12/11)

按讚或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