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推動安全與多元的性教育——香港青躍的實踐與展望|2024 國際論壇活動側記

  • 講者:蔡嘉莉(青躍-青少女發展網絡教育經理)
  • 講題:具安全及性別角度的性教育

青躍的使命與願景

來自香港的「青躍– 青少女發展網絡」長期關注年輕女性群體,包括性工作者、年輕懷孕者及年輕母親。在十年的服務經驗中,青躍發現許多年輕人缺乏完整的性教育概念,甚至從未接受過正式的性教育。由於香港的教育局未提供明確指引,各個學校可自行決定性教育內容,導致教育內容參差不齊,尤其在宗教背景學校,性教育的教學方式與內容差異較大。

蔡嘉莉分享,青躍希望推動具安全及性別視角的性教育,幫助學生理解性別與性的關係,認識社會對性別的影響,並將性教育融入健康知識與技能培養之中。同時,青躍舉辦的各式活動也鼓勵學生從社會、政治、經濟與文化等層面觀察性別議題,關注政策、資源與性別差異,如公共設施(如廁所)數量與設置的性別公平性。在這次的論壇中,蔡嘉莉分享青躍在性教育課程中關注的焦點,以及會採取的作法。

多元視角下的性教育課程

在性教育課程中,首先會強調性別的多元概念,而非以「兩性」的框架侷限討論範圍,並融合全面性教育的綱要,推動青春期教育,探討身體意象、戀愛與親密關係(如積極同意)等議題。此外,青躍也會向學生講解性騷擾、性暴力及網路性暴力的相關知識,但重點並非「拒絕性行為」,而是強調個人價值與自主權,讓學生建立自身價值觀。

為確保安全且無批判的討論環境,青躍設計的性教育課程會尊重學生的個人隱私,並透過不記名問卷與便利貼方式收集學生意見,以降低他們在課堂上的發言壓力。透過開放的對話,學生能夠自由表達對性別優勢、性別角色的看法,進而促進深度討論。

為了增加學生的參與度,青躍也設計了「意外懷孕體驗工作坊」,讓學生模擬懷孕情境,並學習如何尋找醫生、社工與校方的資源。透過遊戲體驗不同角色,學生能夠理解意外懷孕的決策涉及多方因素,並藉此反思現行政策與可改進之處,以深化對社會資源分配與支持措施的認識。

學生的觀察與討論

蔡嘉莉指出,學生在課程中的觀察與討論也帶出許多反思。舉例來說,有些學生認為香港的女性較具優勢,因為老師對女生較友善,且女性不需要負擔買房、工作的壓力。與此同時,也有部分學生認為男性較有優勢,因為他們較少受到外貌審視。在討論的過程中,青躍的夥伴也會帶領透過活動進行反思,引導學生探討性別刻板印象帶來的壓力,以及社會對於不同性別的期待。

在討論親密關係的課堂中,青躍的夥伴也帶領高年級同學思考自己的感受、想法,而非單純接受「禁止性行為」的教條。例如,討論保險套時,學生的擔憂不僅限於性病,也包含「第一次是否會給錯對象?」蔡嘉莉分享,青躍的夥伴在聽到學生的想法時,會帶領大家進一步探討「為何第一次重要?」、「如何定義渣男渣女?」等問題,幫助學生理解性行為的社會價值與性別期望,並鼓勵他們在行動前進行充分的思考與準備。

未來展望與發展方向

青躍希望透過提供一個安全、開放的討論空間,讓學生能夠探索自身價值觀與性別意識。藉由不同方式的討論與體驗,學生能夠反思社會對性別的影響,進而培養自主判斷能力。

蔡嘉莉指出,未來青躍希望能進一步擴展此類性教育活動,讓更多學校與學生參與,並持續改善教學內容,使年輕人能夠在健康、安全與尊重的環境下學習與成長。

觀看完整論壇紀錄

按讚或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