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女生說不要就是要?國小課堂性騷擾與過度追求教學活動分享

今年我們接了 370 場左右的性平演講,其中最熱門的 2 個主題是性騷擾情感教育。一般情況這 2 個題目可以分開講,但如果把重點放在「親密關係中的過度追求」的話,也可以一起講!

之前 TGEEA 講師在某間學校演講,有一個高中男生舉手說:「老師~我跟你說啦,世界上沒有追不到的女生。她們說不要就是要的意思!男生只要努力不懈、窮追不捨,最後一定會把到手!」

過度追求導致的情感糾紛,不管在學校還是職場都很常見,這也是傳統的「兩性」教育造成的後果。大家鼓勵男主動、女被動,而且男生不能輕易放棄,否則會被笑不是個男人,女生也不能隨便答應,否則會被說看起來很 easy。漸漸地,大家就會把騷擾當成癡情、把女生說不要當成要。用性別來決定誰應該主動、誰應該被動,都不考慮個人的意願,直到今天都還是需要被重視的問題。

在我們暑假辦理的「千德爾」情感教育教學共備工作坊裡, TGEEA 筱慧老師分享了她在小六班上試教千德爾 「性騷擾與過度追求」課程的照片。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王筱慧老師在班級試教「千德爾」課程

在這個教學活動裡面,老師會先告訴同學一個 A 追求 B 的故事,故事中 A 採取了非常熱烈的追求手段,不只隨時問候、關注 B 的一舉一動,每天還會偷塞一份早餐在 B 的抽屜裡。

老師會先帶大家回溯整個故事,再請同學們分成 5 組,每組扮演一個角色,分別是:追求者、被追求者、周遭朋友、老師、家長。並請大家討論出這 5 個角色可能會有哪些擔心、困擾。例如,被追求者可能會覺得朋友一直起鬨很煩、家長會擔心孩子課業退步……等等。

學生把這些困擾寫下來貼在黑板上之後,老師還會帶大家做更進一步的討論,像是這些困擾背後可能有哪些因素、可以怎麼解決這些困擾……,等等。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讓追求這件事成為更了解自己與理解他人的機會,不至於演變成過度追求,甚至落入性騷擾而不自知。( 詳細的教學指引我們將放在千德爾的教學手冊中 )

教室中的情感教育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就是要盡量提供學生發言的機會,並且讓不同的觀點都有機會被看見。「讓學生說」這個動作看似簡單,實則為一個讓學生練習對話與看見差異的重要過程。而且也可以為老師製造很多做性平教育的機會。

以這個教學活動來說,如果班上剛好有學生正處於追求者、被追求者或周遭朋友的角色,就剛好提供了機會讓大家了解對方感受。而老師也可以從中蒐集一些性別議題和學生討論,例如故事中並沒有說追求者是男是女,但可以從照片中看出,學生都認為這是一個男追女的故事。


如果你覺得我們的內容不錯,你可以採取以下行動:

按讚或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