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繪本導讀】哪條線是孩子最期望的情感關係呢?就和《飛微星上的線線事件》上的毛線人一起來尋找吧!

文 / 諶淑婷
飛微星上的線線事件》作者、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講師

孩子剛入小學時,每天回家都忙著報告班上大小事,急著介紹自己交到的第一個朋友,分享與同學相處間的趣事,還有各種委屈、難過、生氣、興奮的心情;升上中年級,孩子說的話少了一點,開始有所保留,開始在意同儕間的互動往來,時而歡喜時而失落;到了高年級,我們漸漸發現,孩子心裡有了更多事,比起課業,同學朋友間的情感建立或失去,讓他們為此煩惱又憂愁。

如果你很想找機會跟孩子談談,那麼《飛微星上的線線事件》情感教育繪本會是最好的幫手,書裡的四個故事,一定曾發生在你我孩子身上,最好的朋友有了新的朋友、新的興趣;一直收到對方禮物,就必須跟他當朋友,接受怪怪的、拒絕又不容易;或者是曾經閃閃發亮的友誼變得黯淡無光時,該假裝不知道,還是等待友情也會有「復燃」的一天?

飛微星上的線線事件》精彩之處,是忠實呈現了孩子不成熟的交友方式,例如等不及「談判」就擅自切斷關係,或是因為不甘心就威脅對方;為了刺激「變心」的好朋友,就去找更多新朋友,但是心裡總覺得有些怪怪的⋯⋯和孩子討論這些情感關係時,家長和老師很容易說出「你不應該這麼做」、「應該有更好的做法」,擅自用自己的方式,介入孩子的思考與判斷,卻反而把孩子推得更遠,讓自己變成孩子心中「講了也沒有用的大人」。

飛微星上的線線事件》繪本內頁

藉由書裡的「想一想」開放性問題,我們可以練習站在孩子的身邊,以平視的觀點和他進行討論,以中性的提問傾聽孩子的回答,讓自己和孩子的情緒共感,同理他們的失落與負面情緒,陪伴他們度過這些看似沒什麼,其實是人生巨大時刻的生命片段。

飛微星上的線線事件》繪本內頁

如何做到情緒共感?請記得,孩子對於情感關係所做出的選擇與判斷,其實都沒有是非對錯可言,或許會有成人觀點認定的「不適當」,但在孩子角度來看,只是跟隨著自己的心意前進而已,有些人就是因為喜歡對方,所以無時無刻不想黏在一起;有些人即使喜歡,也更重視自身的獨立性。無論聽到孩子的答案為何,請務必保持著開闊的心胸,告訴孩子:「原來你是這樣想的啊,謝謝你願意說出自己的想法,我也有一些想法/經驗想要告訴你。」大方分享自己的思考方式,開闊孩子的想像可能,不過絕不是強力說服孩子接受自己的做法。

因為啊,情感關係有沒有沒有所謂的公平與公不公平,對和錯也不是大人說了算,這些事情真的很難與孩子說清楚,只能透過一次又一次的討論,讓我們多理解心愛的孩子一些,也更同理年少孩子的生命困難何在。

在故事開始前,請先準備一些不同材質的線,讓故事進行更流暢,有彈性的、沒有彈性的,鬆垮的、滑溜的,堅固耐用的鋼線、閃閃發亮的金絲線、比星星還閃亮的銀線,這些線材可以讓你和孩子盡情的「玩」這本書,摸摸看、纏繞在手上試試看,拉緊到什麼程度最剛好?什麼力道又會太吃力?哪條線是孩子最期望的情感關係呢?就和《飛微星上的線線事件》上的毛線人一起來尋找吧!

按讚或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