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後去菜市場一趟吧!身為一個小規模的NGO,性平協會養不起慈孤觀音和紅龍,只能買便宜的小東西來求財源廣進。如果問我們哪個最實用,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炒菜用的「油」。
台語有一句俗話叫做「賺得油洗洗」,是賺錢賺到翻的意思。
TGEEA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是由一群「叛逆」老師組成的民間團體,已經推動了16年的性別與習俗的翻轉行動。我們注意到台灣民俗有個很大的特色,那就是「風水運勢男女有別」。
2007年,蕭昭君老師在爭取當她們家百年第一位女主祭的時候,反對者最擔心的就是「女的怎可當主祭,萬一惹祖宗生氣怎麼辦?」、「蕭家運勢如果出了什麼問題,啊是要找誰負責?」。而TGEEA在鼓吹已婚婦女大年初一回娘家的過程中,也聽到了非常多「這樣不好,應該要尊重婆家」的聲音。
我們可以發現在傳統觀念中,一個家族的運勢好壞,基本上和女兒沒什麼關係,因為她們嫁出去就是別人家的人了,理應為婆家的興旺努力、受他們祖先的庇蔭。至於娘家這邊有兒子和媳婦照料,自然不希望女兒分神操心,若女兒參與太多娘家事務,那鐵定是想回來分財產,或者是在婆家受了什麼委屈… …。
「等一下,現在都2019年了,女生那麼自由,我都是想回家就回家,哪來這麼多沒人性的規定?!」
遺憾的是,這些情節至今依然上演在你我的周遭,只要稍微打聽or上各種媽媽論壇搜尋,就會發現有不少已婚婦女被禁止在特定節日回娘家。
根據現代婦女基金會的統計,她們在2018年所服務的高衝突家庭中,就有高達23.7%對配偶曾因「到底要回誰家過年」發生激烈爭執。而在已婚婦女最痛恨節日的排行榜中,兩個禮拜後的清明節大概可以獲得跟農曆新年差不多的票數。
傳統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如果回來掃墓,會分掉祖先給兄弟的福氣,讓娘家人運勢變差,因此媳婦通常只能留在夫家祖墳張羅祭拜的用品,甚至得偷偷地在清明節以外的日子回去懷念自己的親人。
「習俗就是這樣,很難改變啊!」
為了維持家庭氣氛的和諧,我們如此感嘆。但對於難以改變觀念的長輩,我們除了高舉旗幟大聲反抗,其實也有其他更溫柔的方式可以巧妙翻轉。因為習俗既然是人訂的,那當然也可以由我們來創造更符合人性、為所有人設想的新規則。
六年前的一場社區演講中,有一位40歲的媽媽和我們分享,她在某年大年初一 #帶著一瓶油回娘家,在進門前用左鄰右舍都聽得到的聲音大喊:「祝恁賺呷『油洗洗』(台語:祝大家賺大錢)」給大家帶來好彩頭。她用這個方式突破禁忌,往後每年娘家人竟都不再反對女兒回家。
在性別平等的倡議路上,難免會碰到難以撼動的傳統框架。我們鼓勵在困境中的朋友運用類似「油洗洗」的小巧思以柔克剛、見招拆招地突破禁忌,同時也期待有一天所有家庭都不再需要任何道具的護航,也能用開放的心思迎接自己的孩子回家
捐款滿千元送台南女農手工初榨百分百純天然芝麻油
問題思考
想一想,同樣都是自己的小孩,為什麼「兒子結婚」跟「女兒結婚」會有這麼極端的差別呢?其實,當所有人都無條件地認為兒子理當要「帶回」一個媳婦、女兒總有一天必須「嫁到」別人家時,也就不難想像,為什麼在去年的公投期間,不斷有長輩質疑「兩個男的結婚,那以後牌位要入誰的家」的考考妣妣問題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