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者:Eva Fahl(瑞典女子公民高中幼教老師)
譯者:楊佳羚(瑞典隆德大學社會學博士生 /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前祕書長)
逐字稿資料整理:鄧佳蕙、楊靜怡
瑞典幼教在整個教育體系的位置
關於幼教的部份,瑞典有所謂的基礎教育〈相當於台灣的國中小〉,從一年級到九年級,接下來就是高中到大學。幼教的部份其實有非常多的形式,除了幼稚園以外,還有一個叫「開放幼稚園」。
瑞典是一歲就可以上幼稚園,師生比是三位老師配置二十位小朋友,三位老師中有幼教老師及保育員。幼教老師必須有三年大學的資格,保育員則是兩年的職業學校〈相當於台灣高職的保育科〉,蒙特梭利學校是混齡教學,一般的幼稚園會分成「小小孩班」及「大小孩班」兩種〈不像台灣分成四級,從幼幼班到大班〉,瑞典幾乎所有的幼稚園都是公立的,也就是所謂的市立,市政府有責任提供家長托育、照顧的部份,如果是蒙氏或華德福等有特殊教育理念的幼稚園,也可以申請不要由市政府經營,由個人譬如幼保人員、家長等共同合作經營,這種就稱為是私立學校〈私立的概念跟台灣不同,她們的經費還是由國家共同來補助的〉。
女子公民高中蒙特梭利幼稚園
女子公民高中幼稚園成為蒙特梭利幼稚園已有十年時間,在此之前附屬於女子公民高中,並非純蒙特梭利幼稚園,幼稚園裡目前有20位小朋友,11位女生、9位男生,收托的年紀是2.5歲到5歲,6歲的時候有個「學成班」,這個學成班有時候是自己教學,有時候是與小學協同教學,這並非義務教育,但是學生可以自由參加。教師的配置是三位蒙特梭利老師、一位小兒護士、一位雜役〈廚房、清潔人員〉。開放時間是早上8點15分到下午4點15分,七月會有一個月的暑假。一整天的時間安排為8點15分至9點是小朋友到校時間,小朋友到校的時候,老師們都會蹲下來看著小朋友的眼睛握著她們的手道早安,這間學校沒提供早餐,但是小朋友可以帶水果、小點心到校,並在午餐之前自行決定什麼時候吃,要吃的時候就到小餐桌上吃。
9點到11點是蒙特梭利時間,小朋友自行決定有興趣的主題,老師只是督導的角色,引導小朋友而非規定小朋友照制式規定學東西。這些活動都是小朋友可以很容易自行操作的具體事物。若有新教具老師會先展示給小朋友看,這些教具從實體的到抽象的數學演練都有。
11點半會有一個集合時間〈所有瑞典幼稚園都有這個集合時間,只是時間不一定〉,小朋友會圍成一個圓圈,有時候是一起唱歌、或是有個主題做討論,這個集合時間目的是給每位小朋友說話、發表的練習機會。12點時外面的餐廳會送午餐到學校。稍事休息之後,下午小朋友會外出遊玩,風雨無阻即便下雨、下雪也會外出,儲藏室放有〈瑞典制式的〉小腳踏車、各種玩具,小朋友拿出去玩之後也會拿回來放好。戶外遊玩之後,會有一個點心時間。接下來就是一些教學活動。4點半時就等候親人來接。
幼兒教育融入性別觀點的教學實踐
禮物中的性別意涵
Fariba:一開始要跟大家說一個跟性別有關的故事,在一個秋天晴朗的日子裡,森林的盡頭有一間小房子,房子的前面有個湖,從窗戶往裡望會看到一個即將臨盆的婦女,因為她開始陣痛所以她的伴侶送她去醫院,接著小寶寶就誕生了,大家看到這張寶寶的圖心裡會有什麼樣的問題?
學員:男生?還是女生?
Fariba:我並不知道小朋友的性別,只知道她/他是一個健康寶寶。寶寶周邊圍繞著許多她/他的親戚朋友,假若這個寶寶生理上的性別是女生,那麼社會化的性別是如何加在小寶寶身上的呢?
這是小女生所收到的禮物:有奶嘴,一定是粉紅色的。越來越大收到的禮物就越不同,如:芭比、皇冠、指甲油、小化妝盒、更多的小娃娃,但是這個小娃娃的造型很像青少女,還穿著高跟鞋。小女生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拿到這類的小娃娃(譯者:就像台灣的小女生都拿到立體紙娃娃),小娃娃還有各種配件:手機、化妝品、小熊、髮飾,身上的衣服都是粉色系的。
還會收到小珠珠、小亮片、粉色系的筆,這是小女生得到的禮物。如果寶寶是小男生的話會得到什麼樣的禮物呢?禮物袋很重,裡頭有奶嘴,奶嘴上頭畫著大白鯊、機器人、各式各樣的球、小汽車、遙控車,這些東西都會發出轟轟的引擎聲、樂高、各種修理器具,寶寶穿的衣服都是比較深的顏色。
現在擺在桌上的兩個框框裡都各有不同的東西,一邊是粉色系、一邊是藍色系,但是這些東西都不只是東西,還包括我們對小寶寶的期待,如:小女生就是要裝扮得很美麗,做所有的事情都要小心翼翼,不可以弄髒。
但是小男生就要孔武有力、強壯,要能善用各種機械器具,這裡面包含著我們期待她成為什麼樣的小女生、他成為什麼樣的小男生。這裡的框框其實指的就是「性別框框」,如果有一個小女生膽敢越界,她就會被叫做「婊子」、「妓女」之類的;若小男生膽敢跨界,他就會被貼上「娘娘腔」、「同性戀」等等,這些越界的孩子會被貼上上述類似的稱呼。
性別觀點的蒙特梭利教學方法
Eva:接下來介紹蒙特梭利教學方法的圖,小朋友放在正中間,周圍有九個主要概念:尊重個人差異;提供環境;小朋友可以自行選擇想要從事的活動,並決定是要自己玩、還是跟別人一起玩;小朋友從小就要學會自我負責;自信的部分是小朋友在做事情的過程中就會得到自信;每個小孩都是獨立的個體,依據年紀、階段而有不同的發展;必須要有趣的、能發揮創造力的;全貌觀、所有的事物都是相互關聯的;學習合作。
因為是性別教學,所以接下來介紹如何將性別融入蒙特梭利的圖。同樣是以小孩為中心,環境部分要用性別觀點來重新評估;自由部分,除了可以自由選擇之外,還會做一些補充的活動,如:小男生多半從事什麼樣的活動,就補充、鼓勵他比較少從事的活動部份;責任部分,除了自我負責外,還要彼此負責,包括彼此傾聽;自信部分,鼓勵小朋友從事嘗試性的活動;
個別發展部份,是希望每個小孩都可以佔有一些空間,這些空間是他/她可以被看見、聽到的,每個人都有說話的空間;創造力部分,鼓勵小朋友合作,譬如鼓勵小女生不只是兩個人可以一起玩,可以更多人一起玩;全貌觀部分,則更進一部要打破性別刻板印象;學習合作部份,則是要發展民主,每個人不論其年紀或性別都有發言機會。我們還是以蒙特梭利的教法為基準,另外加了性別觀點。小朋友不論其性別都可以得到足夠的能力、能量以便於發展。
主流社會的支配技巧
Fariba:接下來介紹主流社會如何透過一些技巧將權力施展在其他人身上,這個研究是一位挪威的學者Berit As,她所發展出來的。
這五項技巧分別為
1.忽視,讓妳不存在
2.嘲笑
3.不給妳具體的訊息
4.雙重懲罰
5.讓妳覺得羞恥
(譯者:這個部分可以用一個比較具體的例子說明,如:在職場女性常被邊緣化,邊緣化的方式是譬如在開會場合,女性的發言都會被忽視,或被裝做沒看見;又如以前在學校,老師常會忽視女學生的存在說:「各位男同學們,你們一定要去考高普考,要成為學校的校長」,其他女生完全沒被看見,這就是第一種的用法。
第二種嘲笑,如果女生心情不好,就會被說是大姨媽來了;不給重要訊息部分,譬如商場上重要的決策都是在應酬的時候談出來的,而女性卻被要求要準時下班回家接小孩,就無法接收到這些重要的訊息;雙重懲罰及羞恥的部分,就是如果我是男的做錯事,就只是做錯事,但是如果我是女的做錯事,就是因為我是女的才會做錯事!它們就是會透過各種方式讓某些性別、族群被邊緣化〉
其他比較次要的技巧,如把一個人客體化,譬如:妳就是波大無腦、不會思考;把妳當成是辦公室裡的花瓶。客體化不只是施展在個人身上,還可能是族群、性別。套用在小朋友身上也可以看得很清楚,如果跨越那個性別框框,主流社會可能透過忽視、嘲笑來讓小朋友回到主流社會所允許的範圍之內。
對於這樣的邊緣化越早被檢視出來越好,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強調性別教育要越小教越好,如果要對抗這樣的系統,光靠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一定要結合大家的力量。在幼稚園裡,忽視跟嘲笑是最常被使用的技巧,不只是小朋友之間會使用、老師對小朋友、老師對老師之間也會使用;
不只是男生對女生,女孩子也會內化?一套系統、男孩子也會,例如對於比較娘娘腔的男生,男生也會嘲笑男生;女生也會跟著說:「ㄏㄡ,你在哭,你是娘娘腔」,所以不只是男生這個比較有權力的群體去嘲笑別人,而是我們每個人都會不知不覺內化這些東西,運作在日常生活當中。老師除了檢視小朋友之外,更要檢視老師自己,因為我們自己也是在這個社會被養大的。
用「房屋的模型」檢視性別平等
這是一個用來檢視學校的圖,圖的下方有男女生的符號,有笑臉、哭臉,我們可以觀察幼稚園有哪些空間,如:教室、大廳、科技領域、語言領域,當把小朋友放進這些空間中是誰比較常依在老師身邊,男生還是女生?是高興還是難過?最後可以用性別來數人頭,譬如:在科技領域裡,男生比較多,還是女生比較多?她/他們的滿意度如何?是快樂的嗎?從中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學校裡男女生的活動模式為何?平不平等?從性別觀點切入整個學校呈現出什麼樣的狀態,這個模型稱為「房屋的模型」,也可以用來檢視其他部分。除了男女生、笑臉、哭臉之外,還可以畫大錢、小錢,這部分是在看資源分配,到底學校把經費、具體的物質資源分配給男生還是女生?譬如:是否買便宜的玩具給某些群體?科技空間裡男生比較多、且多半是笑臉,學校是否把大量的資源放到這一空間裡。做了這些檢視後,就要討論如何設計活動,如:開始討論「安靜的女孩子們」,及男女生怎麼玩?玩的模式為何?有哪些天賦是尚未被開發出來的?玩的時候的行為舉止為何?是一大群一起玩?還是三三兩兩一起玩?獨自玩?做完檢視後,有更多的活動設計跟觀察。
探究女孩安靜的原因 讓女孩說出來
「安靜的女孩子」在所有的群體裡都看得到,2002年這個計畫剛開始的時候,班上有四個比較安靜的女孩子,這些女生在這個團體裡永遠都有事情可以做,如:包裝小禮物送給人家;想接近老師;永遠都跟一個最好的朋友黏在一起;話題總是長相、衣服、公主;注意老師穿什麼衣服、戴什麼耳環,扮家家酒的時候扮演的總是刻板印象中的老師、媽媽。這些安靜的小女生害怕目光接觸,總是觀察別人在做些什麼,對於周圍的事物瞭若指掌,但是卻非常少注意自己;集合時非常害羞很少說話,開口總是說:「我的好朋友說…」,很少發表自己的意見;不太嘗試新事物,總是躲得遠遠的;很怕說錯、做錯事;問話也很少回答。這些小朋友在語言發展上完全沒有問題,甚至發展的非常好,一定是其他的因素造成這種現象發生。老師很難介入這些安靜的女孩子之間,但是也不能因為很難介入就讓這些孩子自生自滅,最好的方法是老師也加入她們之間,大家一起來改變。在這之前,要先深究這些女孩子之所以那麼安靜的原因,有個原因是因為她們想要做到非常完美,因為太專注於完美之上,以致於沒時間講話。這些小女生很害怕衝突。我們必須去了解是否這些女生有一個完美圖像認為自己必須去達成?這些安靜的小女生通常是兩兩一組,其中有一個主導性比較強會去支配另外一個,老師要試著把她們分開,跟她們一起做一些事情。
哪些活動可以提供給這些安靜的女孩子?第一個是劇場表演,我們常常把這些女生集合到另一個房間演練,在集合的時間演練給大家看,成為其他小朋友的目光焦點,其他小朋友也會給她們鼓勵,透過這樣的演出可以提供她們很大的自信心;錄下安靜小女孩唱歌、說話的聲音,讓她們聽;訓練她們大聲叫,詢問她們大叫的感覺如何;訓練她們說:「停止、我不要」;訓練目光接觸、搬重物,跟她們說:「妳的身體好強壯喔!手臂好強壯喔!」,讓她們跑很快、從事一些競技類的活動,如:踢足球;訓練她們修機器、疊很高的積木、做實驗、做數學,讓她們進到傳統男生的世界,同樣地也要讓男生進入傳統女生的世界,讓他/她們更開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