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青春水漾》12歲了!回顧《青春水漾》的爭議與啟示

蓋維萱/整理撰寫

時隔 12 年,近期 TGEEA 將 2011 年製作的《青春水漾》完整版上傳至 YouTube。12 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和這部當初飽受爭議的短片一起出生的孩子,如今也是邁入青春期的學生了。然而 12 年過去,大環境、社會氛圍乃至於國際共識都產生了一些變化,在這些改變發生後,還可以怎麼利用《青春水漾》來教「性」?因此本文將以《青春水漾》的內容為主軸,回顧並當年引起反彈的原因、該片所欲傳達的訊息,以及作為教育工作者/家長,可以如何善用 12 年前的素材,為孩子上一堂符應趨勢的性教育。

《青春水漾》的爭議—令人羞恥和恐懼的「性」?

2011年《青春水漾》發行後,雖然獲得台灣國際女性影展及新北市電影藝術節雙重入圍的肯定,但在當時知名度並不高,直到2013年,因為多元成家草案修法爭議,被特定團體及議員大力抨擊,才因此聲名大噪。撇除惡意捏造的假消息和斷章取義的內容,當時對《青春水漾》的不滿多為「教導性高潮」、「教孩子找敏感帶」、「鼓勵發生性行為」,不難發現這波強烈的攻勢都源自同一種情緒:對性的羞恥和恐懼。

片中的對白直接說出「性快感」、「性感帶」、「做愛」等詞彙;同時也毫不避諱地拍攝保險套、自慰、性行為的鏡頭,現在看來也許並不那麼衝擊,但在12年前以全人性教育為主、且特定團體會固定入校宣揚守貞理念的教育環境而言,《青春水漾》對性的詮釋在當時確實是一場衝撞。「囡仔人有耳無喙!」面對女兒直白的提問,片中女主角母親下意識的回應,就像是長期接受守貞性教育的大人的寫照,也反映了有所質疑的家長的心聲:「為什麼要教這些?」

原因很簡單,因為性教育的目的在於「預備和預防」,而非亡羊補牢。大方地談性,不等於鼓勵;而談性,卻不談全部的性,並不是在營造健康的學習與成長環境,因為被驅動的慾望和環境裡的偏頗資訊不會因為師長的「不談論」就消失,當性的需求與疑問需要被解決,卻沒有方法,孩子們就只能暗自尋覓解方,大大增加了他們吸收錯誤資訊的風險;而不斷以恫嚇的方式教授性教育,也無法讓孩子在性方面做出更明智的決定,塑造恐懼不只是變相封鎖討論思辨的空間,更可能導致有相關經驗的學生——如未預期懷孕、遭受性暴力等——害怕主動求助或揭露,繼續被推入沉默的深淵。

《青春水漾》的啟示—聆聽身體的聲音

《青春水漾》想傳達的訊息其實很簡單,就是「聆聽身體的聲音」。除了認識身體部位的名字、在生理上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去認識、正視身體帶來的感受。根據聯合國《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International technical guidance on sexuality education)的說明,全面性教育的八大核心概念中就包含「性與性行為」,而其內涵之一便是要將「性」常態化,讓孩子理解因「性」而感到愉悅、好奇、欲求都是正常的。在有了正視「性」的能力後,才有機會延伸課程,進一步教導如何做出明智的決策和避免風險。《青春水漾》提供的便是這樣的一座橋樑,試圖開啟孩子與成人之間對性的討論,讓成人有機會看見並及早處理孩子對性的迷思與盲點。以下提供教育工作者和家長可以和孩子開啟對話的幾個切入點,可以視孩子的年齡與發展斟酌討論的深度與廣度,以下皆擷取自《青春水漾》並對應至全面性教育的部分核心概念。

小蜜對女主角產生的影響

5.1社會規範和同儕對性行為的影響
5.2決策

決策是一項可以學習和練習的技能,透過檢視小蜜這個角色在故事中的功能,可以引導孩子去認知到同儕可能會影響與性行為有關的決策,而這些影響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負面的,再進一步讓孩子思考該如何應對這樣的情境、做出理智的決策並承擔相應的後果。

「你想要他大海撈針嗎?」

6.1性與生殖解剖及生理
6.2生殖
6.3青春發育期

了解自己的身體是對自己的一種負責,不只是有伴侶的人才需要。除了了解生理解剖的層面,也需要讓孩子關注到情意層面,包括正視並常態化對(性)器官的好奇與疑惑,以及青春期來臨時所產生的生理反應。同時也可以讓孩子思考生殖功能與性感覺之間的差異,以及隨著年齡增長,對性或情感的慾望可能產生什麼樣的改變。

「身體裡有很多開關,像一道迷宮蜿蜒又曲折;打開那道開關的鑰匙,到底是甚麼?」

7.1性與性的生命週期
7.2性行為與性反應

談論性行為的前提,是建立孩子對性的正面態度,讓孩子具備「性是人類健康的一部份」的認知,並了解到性是複雜的概念,具有極大的個體間差異,同時包含了對他人生理上及情感上的吸引力,若產生任何幻想/慾望/感覺都不是令人羞恥的。而後在技能層面,可以讓孩子練習如何合適地談論性,並學習如何正視並管理自己的性幻想/慾望/感覺,或是反思自己的性以及影響它的因素等等。比起一味壓制,這些與性相關的想法其實有更好的處理方式。

這件事,真的只能靠自己去找答案嗎?

「很多事,大人都很愛裝會、很愛教我們,但是這件事,好像只能靠自己去找答案。」雅若在《青春水漾》結尾的這段內心獨白,除了傳達「只有自己能了解自己的身體」外,也反映了當成人普遍對性的話題避重就輕時,孩子只能憑藉一己之力找到答案的情形——而這也是全面性教育最不樂見的情形之一。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一旦學會使用網路和社群媒體,孩子有太多管道可以接觸到性相關的內容,而這些內容可能也包含了偏頗的、扭曲的、極端的訊息,滲透孩子們的認知於無形。因此全面性教育強調,除了培養孩子對性正向的概念與態度外,更要具備思辨能力,辨別可疑、錯誤的資訊,而成人在這之中也可以扮演引導及陪伴者的角色,成為孩子們有疑惑時能主動尋求協助的、值得信賴的對象,唯有孩子與成人都能對性保持正向、開放的態度,才有機會搭起溝通的橋樑。

《青春水漾》遠不只是一部充滿爭議的短片,而是世代、同儕、伴侶間面對性議題的寫照,且在12年後的今天也仍然適用。也許內容不見得能涵蓋性教育的所有要點,但在搭配合宜的教學與引導下,《青春水漾》依舊不失為一部具有教育意義的短片,作為「聆聽身體的聲音」的第一課。

按讚或分享至:

支持性平

每個個人、學校、企業、機構,都是推廣性別平等教育的種子,支持 TGEEA,讓種子在台灣各地紮根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