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我讀《性的解析》:雖然工具書式的編排閱讀起來很教科書,卻不減我對豐富內容與多元觀點的喜愛

文 / 卓耕宇

作為一個基層的教育工作者,見證著性教育仍在台灣教育現場載浮載沉的此刻,看到這本書中譯版的發行,心情是五味雜陳卻也難掩期待的矛盾!在一向強調美善哲思與倫理思辨的生命教育中,批判成為刺耳的異端;在反思規訓價值與性別關係的性平教育中,解放竟是避之唯恐不及的污名!集結各種反挫而走味的性教育,加上只願宣稱教育中立、缺乏專業倫理的教育立場,成就了我們在台灣的性教育樣貌。至於,面對怎麼樣的性教育課程、教法與教學者態度,學生們就自求多福、各憑運氣,難道這就是屬於我們的特色課程?還是free style的愛教什麼就教什麼?

《性的解析-美國大學性教育講義1:身體、性別與各年齡層的性》性教育在台灣的翻轉,就從這本書開始

高職的課堂中,我都會簡單了解學生們的對性議題認識的位置在哪裡?從小到大接觸性教育的內容是什麼?管道有哪些?家中會談性的議題嗎?遇到性的疑問會怎麼做?學生的分享往往不意外卻也很令人失望。從小到大除了中小學健康與體育、高中職的健康與護理課程中介紹的性生理與性生殖內容外,頂多再加個兩性交往與愛滋防治的議題,其他的就了無新意。不過,學生們對於性的認知就超乎想的多樣與精彩,訊息來源的管道不外乎網路與同儕,很少來自於教師與家長。有趣的是家長會對我的學生(我的學生以男生居多)實施的性教育,居然只是口頭警告兒子:爸媽可不想太早當阿公阿嬤!其他的就一片荒蕪,更遑論好好討論。於是,逃避討論的家長、資料爆炸的網路和視而不見的老師交織成中學性教育的地景,學生在其中都清楚見證也自學著。

喜歡《性的解析》這本書,雖然工具書式的編排閱讀起來很教科書,卻不減我對豐富內容與多元觀點的喜愛。不同於台灣的性教育教科書,除了提供性生理與生殖的專業知識外,似乎完全感受不到性的生活與感受。然而,閱讀這本書,感受全然不同,除了反觀自身的性的樣貌與發展,也試著把自身擺放在家庭、學校、體制、社會與文化中,認識與理解個體、關係與社會化中的性,以及我作為一個性體∕性的主體,是如何認識自己、經營人我關係,進而自我突破。我,不再是真空包裝中的含苞待放的花苞,而是有感覺有生命的發展歷程。給讀者一種學習看見差異也看見自己的視角。更有趣的是本書中性的樣態,不是禁忌的、骯髒的、危險的與會招來橫禍與毀滅的,而是正向的、愉悅的、受肯定與擁抱自己的生命課題。

如何跟孩子談性:用繪本談性別-單親媽媽和她的小孩

這幾年,很多基進(radical)的觀念帶動性教育政策與課程的改變與解放是值得珍惜的民主資產。不料,解放被少數恐性的反挫團體扭曲解讀為失控與氾濫,解放是個基進與正向的詞彙,例如:透過性別平權的倡議,許多女性透過教育長出力量,有能力從傳統的價值桎梏中跳脫出來,這就是思想的解放帶來的自由。又如:纏足的文化,綁住多少女性的行動自由與追夢的可能,傳統也不是鐵板一塊,被揚棄的傳統,將女人從裹小腳的風俗中解放,這些解放都源自於限制不同性別者制度的徹底反思與改變的結果。全面的性教育(comprehensive sexuality education)是一種增能培力(empowering)的性解放歷程,也是將人從各自不同文化中所屬性的控制規訓或單一價值的壓迫中釋放,且能好好愛自己、擁抱自己並有尊嚴的做自己,而非被污名為性氾濫的教育!真正的解放背後,往往反映著反思視為理所當然價值的行動勇氣,更少不了以民主為基石的公民素養。

《性的解析》這本書一開始就藉由媒體與流行文化、不同文化與時代背景中的性,帶領讀者從結構出發來看見個體的性如何被建構,揚棄了性教育教科書很個人式的性生理發展觀點來切入。每個章節都有幾個「想一想」單元,引導讀者反思日常生活常見的議題,例如:網路中的性愛簡訊、正常與不正常背後的隱藏立場、禁慾的性教育、性傾向的流動、性高潮、貞潔的迷思等,進而透過提問練習批判性思考。這些貼近日常生活的性議題,不僅貼近學習者的生活,更反映性教育在脈絡中的真實需求與可能樣貌,即便是以美國社會與文化為主的情境脈絡,與台灣的校園脈絡亦有不少相似性。反觀在台灣的中小學性教育情境中,就少了開放對話的課堂空間與教學準備,因此性教育被窄化成性生理或保健知識的堆疊,是考試的議題卻不是生命的課題。

陰莖像一條魚

學習,是個「見怪不怪」的歷程,一開始面對他人的差異而覺得有非我族類的奇怪,這奇怪的感受並沒有對錯,就真實的面對它,理解這感受背後自己缺乏的,或反映自身因少見多怪的有限生命經驗。後來隨著教育學習的歷程,慢慢學習如何共處、欣賞與尊重彼此,性教育也是如此。在性別光譜上,每個人都基於各自所屬的生理性別,在所屬的文化脈絡中被教養長大、自己也學會如何如何跟他人介紹自己,有自己一套獨特的穿著打扮與言行舉止,甚至是喜歡與慾望的對象。這就是為何性學研究者,會把性別的多樣與人的性活動,放在光譜上來理解,因為光譜上的不會存在代表正常或不正常的某個點,而是充滿差異的多元存在。閱讀本書,最令人驚艷的感受就是:每個人都是最棒的答案,但不需要標準答案。面對性教育,我們有沒有可能也這麼理解與對話!

從小到大,我們不乏被恐嚇的成長經驗。孩提時不聽大人的話,就常會被恐嚇說:「再不乖,就把你送去警察局」!中學時參加聯誼,大人就會警告說:「談戀愛,小心把人家肚子搞大了」!當兵時的離營交通安全宣導,班長就會展示一系列因車禍腦漿四溢的血腥照片;求學時被要求簽署的「守貞卡」等都不陌生。當對話被恐嚇的放話給取代,學習好像就變得像聆聽教條般的無趣,教育更不需要想怎麼透過有趣的方式來實現。於是,性教育的需求與想像,就成為我學生所說的平行時空。看不見的、不想看見的、與不願面對的大人,和悠遊於網際網路的學生,這太空漫步的諷刺畫面,何時才能有腳踏土地的踏實感?來親子/親師共讀吧!

原載於《人本教育札記》第 350 期

按讚或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