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周育弘,同時也是校園的性暴力倖存者,今天代表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發言。
本次釋憲行動的14位正式提告者中,九成在受害時是小學或幼兒園學童。這意味著身為師長有責任,主動積極為孩子建立性別友善的成長環境,然而,多數的現實情況往往並非如此理想。
以本人的性平申訴經驗及聆聽到的案例來看,發現現有體制仍存在極限。性平會或校方相關人士經常以「大局為重」的消極態度處理性別事件,甚至在執行性平法時流於形式,缺乏積極作為,導致遭受性暴力的學生被迫沈默,直到多年後才敢說出。
如今,許多倖存者勇敢站出來發聲,我們相信集體是有力量的,集體的能動性能打破性別權力結構的困境和限制。
此外,希望透過我本人的親自發聲,讓倖存者的多元性別經驗能被看見。每位倖存者都具有高度的多樣性和異質性,不能以性別二元和順性別主義的單一敘事來看待,無論男同志、女同志、雙性戀、跨性別、非二元或酷兒等多元性別族群,任何性別與性傾向者皆可能遭受性暴力。
本次釋憲行動與每個人息息相關,邀請大家一起關心司法正義的性別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