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柏文(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實習生)/撰寫
我是柏文,是性平協在2025年六月到七月間的實習生,是來自香港大學,主攻社會政策及社會發展,副修諮詢、媒體及文化研究的大四香港學生,也是一名GAY。
看到這樣的履歷,你也許會覺得我是甚麼積極參與性別議題,早已有在耕耘的熱心菁英,但事實是,當初選擇性平協時,我並沒有抱持著甚麼偉大的理想。
葉永鋕事件與蔡依林唱的玫瑰少年我都有曾經聽過,自己對此也有所共鳴,但對我來說更實際的,不過是因為學校有提供在外地的暑假實習機會,而我又需要實習的學分滿足課程需求,才要在最後一年的暑假仍然來到台灣,而非在香港準備畢業。
在眾多機構中選擇性平協作為我這次的實習機構時,我也更多在策略層面上作思考。比方說,我的國語相對優秀,去年又曾在台灣NGO實習過,選擇在台灣實習對我而言本就有優勢,又例如,自己在台灣的朋友眾多,學校提供的實習計劃正好能讓我在這邊居住三個月,我能藉此和朋友更多的出門玩樂——正是基於這些看起來無比膚淺的原因,我才選擇透過學校去申請性平協的實習生名額。
雖然自己身為同志,還同時在修讀與社會政策及性別文化有關的課程,本身其實也對性別議題抱有興趣,但實際上並沒有很積極的投入多元的議題中。也許是認為香港的多元議題沒有發展空間,又或是認為台灣的多元議題早已開枝散葉。總而言之,無論是在香港或是台灣,我都不覺得我有投身這個領域的必要,但我還是靠著在學校習得的專業知識、以往實習的經驗及自己對性平領域的興趣,短暫地成為了性平協的一員了。
當時的我沒有想到的是,後來的我根本沒有多少時間到處與朋友出門玩樂,而是花了無數的時間投入在協會裡,在眾多的事務中快速成長,也完成了許多值得被紀錄的工作。同時也在這裡結識到了一群志同道合,可以暢所欲言的聊著各種話題的伙伴,甚至直到實習結束後的當刻,我們仍然討論著八月是否要相約出門夜騎夜唱……我原來想要的充實又多彩的生活,竟在看似無趣的實習裡得以實現了。
在熟悉的台北,開啟未知的實習旅程
由於上次是在直接服務類的機構實習,我也從事了不少接觸服務對象,與其他人互動的工作,當中需要的更多是社交技巧、行動力及應變能力。相較之下,我對性平協的想像是一個主責倡議、宣傳及出版的NGO,因此工作性質應該更多是文書處理、撰寫倡議文章等較靜態的活動,需要的會是文字處理及分析的能力。
在來到這裡的第一週,秘書長(同時也負責實習生事務的)宜臻,也是如此向我描述協會的工作的,當時我也只被要求完成一個台灣與香港的性平教育差異的資料蒐集。
由於我對台灣的文化十分熟悉,台北的天氣也與香港相近,於我而言台灣甚至就像是我的另一個家一樣,在適應上我也沒有遇到甚麼大的問題(我甚至第一天就先知道要去買專用垃圾袋和辦載具了),當時的我甚至因此感嘆「這次的實習搞不好會挺無聊的……」,但沒想到的是這樣的空閒狀態也僅僅是維持了一週而已。
八週裡,我在性平協解鎖了各種任務
實際上,在後續的七週中,我參加到的活動性質類型比在以往的NGO中還要來得更多樣化。
不只有各種協會主辦的講座、演講及參訪,我還隨同出席議員會議、記者會、工作會議,撰寫了各式各樣的文案,紀錄,甚至有一篇被刊登在性平協的官網中。
最讓我覺得幸運的是,在我實習的這段期間,甚至同時包括了協會籌備許久的魔法學園2展覽。聽辦公室的各位伙伴說,我參與實習的兩個月,正正是協會發生最多事情的兩個月,平常的協會根本沒有如此龐大又多樣的工作量,而我也幾乎用上了以往所學的各種能力,盡全力的完成各項工作。
一、文字處理
文字處理仍然是在這兩個月的工作中的主軸,不過這並不只是如我想像中的進行一些雜務類的紀錄,而是包括了行政型的會議紀錄及聲明、記錄型的活動側錄、研究型的性別教育報告,甚至包括了一些與將來出版物有關的創作。
由於我在學校內主要仍以英文作為主要的書寫語言,在實習前很擔心自己的中文寫作能力無法滿足台灣機構的需求,但在給機構的各位過目(主要是負責社群推廣的信秀)時,我都獲得了不少的肯定。
尤其是七月關於殯葬的性平星期六,最初我只是負責完成逐字稿的部分,但在完成後宜臻和祐緯又建議我可以嘗試看看完成性平星期六的側錄,我便順勢將之前紀錄的東西拓展,反覆的思考兩位講者想要帶出的訊息,經過多次的修改及精簡後,終於完成了這份並不容易的側錄,也獲得了不少的正面回饋,於我而言是一份頗大的激勵,讓我對自己處理文字的能力添加了一份信心。
這些文字紀錄,也成為了在完成實習後,我也曾在性平協努力過的證明之一。
二、會議列席與聯合參訪
如果說文字的工作是讓我留下實習的證明,那參加會議及參訪的工作,則是讓我快速汲取經驗,積累知識的的途徑。
在這短短的兩個月中,我參加過新竹縣市的性平議員會議、大學性別友善廁所調查的工作會議、兒盟記者會、和眾多友團的參訪行程。除了會議與參訪本身的內容可以讓我了解到台灣現在性別平等的發展,社會所關注的最新議題及不同機構的動態外,其實也包含了許多更深層次的東西。
例如在與議員的會議中,我可以從中觀察到不同持份者所關注的重點及游說的策略,如性平團體會希望議員可以協助推動活動進度,並用適當的策略令議題呈現時更能被接受和聚焦;議員要在表達支持立場、展現自己工作成果及推動政策的可行性中作平衡。在議會中不同勢力的交流,成為了我日後位於NGO角色進行倡議,或是位於官方機構進行回應時皆可進行參考的經驗。若果沒有在性平協實習,再加上沒有宜臻提出讓我參加的話,恐怕我是沒有辦法參與到這種層級的會議的。
又或是拜訪如同志諮詢熱線、台灣人權促進會、台灣冤獄平反協會等不同類型的機構時,我也從中了解到了NGO如何定位自身,向大眾推廣議題,其領域上的專業見解,甚至是財務管理等知識,而我的學科又與NGO及社會企業的營運方式息息相關,這類的實務經驗在學校中是難以獲取的,這於我而言也正正是實習中意義最重大的部分。
可以說,這些實質的參與補全了我在學習中缺少的部分,讓我確信我已經準備好了。
三、歡迎來到魔法學園互動展覽
以上這些都還算是其他實習生會參與到的部分,但唯獨這個,我相信會是我的專屬回憶。
在剛加入性平協時,我便發現辦公室的伙伴(尤其是負責設計的芷涵)無間斷地投入一項展覽的籌備工作——這是為協會原創桌遊《魔法學園2》所辦的互動展覽。據其他人所言,協會已經許久沒有舉辦過如此大型的活動了,這也是辦公室伙伴常說我「很幸運」的原因。
雖然展覽中不少看起來都只是瑣碎的雜務,像是切割貼紙、修整用來當作魔杖的樹枝,兼任志工維持秩序等等,但我也有機會參與規則設計、展場佈置等關鍵環節,並沒有因為實習生的身份而被忽視,而是實在的作出了貢獻。

在展覽中參與的每個環節都讓我印象深刻,也學習到了很多實作的技巧,但我認為最有趣的,是胸章的製作。
因為展覽的最後會發送胸章給參與者當作禮物,但辦公室借來的老式胸章機難以操作,大家花了不少時間也沒有弄懂,但距離展覽開始又剩下不到數日,於是辦公室最有閒瑕的我便擔起了找出用法的重責。
雖然我從沒碰過胸章機,但靠著一支觀看次數不到百次的 YouTube 教學影片,我成功壓出了第一顆胸章。那顆胸章有點歪,有點醜,但大家在看到那顆成功的胸章時也都紛紛稱奇,我也成為了能趕及完成製作禮品的救星。
後續工作室又購置了一台新的胸章機,我製作胸章的過程也越發飛快,無形之中,我彷佛成為了壓製胸章的負責人。到了最後,辦公室的伙伴甚至會說「要壓胸章的話找柏文教你,他很會」,我還為此拍了一段教學影片(雖然影片裡最後壓失敗了),現在回想起來,還是覺得這樣的經歷奇妙且也獨特。
這場展覽,不僅讓我學習到實務技能,也讓我感受到團隊協作與創意實踐的魅力,是我實習中最難忘的一段回憶。

「在這段旅程中,我獲得了會影響我一生的東西。」
在寫到這裡時,雙手其實仍然停不下來,還想告訴大家更多這兩個月的奇妙歷程,但比起這些,更重要的是,在性平協實習的這兩個月,我看到了無數從未看過的事。
我看到了台灣作為東亞性平的先驅同時,仍然面對諸多與香港相近的困境,如家長及教會的壓力,日漸激烈的性別對立,教材無法與時並進……但我也看到了性平協是如何共同努力,在不同的層面上持續溝通倡議,使用新穎的方式突破同溫層,又或是建構起讓不同背景的人能夠交流性平議題的空間。
回到香港後,這些經驗也許並不能完全套用在未明的社會及政治環境中,但卻卻真實地構築起我願意繼續投身性平行動的動機,也讓我確信自己具備了更成熟的視野與能力。
我相信,在這段旅程中,我獲得了會影響我一生的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