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2 年 5 月 24 日 (週二)19:00-21:30
- 地點:新北市板橋區成都街30號 忠孝國中校區
- 講師:紀孟均(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理事、新北市大觀國小教師、新北市國小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員)
- 聽眾:社區民眾 13 名
2022 年 5 月 24 日,TGEEA 來到板橋瑞芳社區大學的公共論壇,和民眾聊聊如何培孩子好好談情感,並分享第一線教師如何運用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的「千德爾」教材進行教學。
什麼是「多元文化」?為什麼「看見多元」在教育現場很重要?
在講座的一開始,紀孟均老師先與大家聊聊「多元」的精神與內涵。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習慣、觀點,而學習如何看見並欣賞他人的不同,就是多元文化最重要的精神。在教室中如果看不見多元,例如只有成績好的學生受老師喜愛,甚至連犯錯時老師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那就會造成很多問題。
紀孟均老師分享到,在還沒有性別平等教育的時代,身為一個氣質陰柔的男生,雖然在國小六年經常遭同學嘲笑「人妖」、「娘娘腔」,但因為在班上功課好、受到老師青睞的緣故,同學們擔心被老師責罵,因此並不敢做得太過火。
但當時的紀孟均老師不禁想,若今天遭遇類次狀況的,是一位成績並不突出、不受老師關照的學生,那麼孤立無援的他該怎麼辦呢?
因此,長大後成為國小教師的紀孟均老師,一直不斷提醒自己身為老師不能只看見成績好的學生,而是要打開多元的視野。在接觸《性別平等教育法》後,更希望從現在開始,學習環境可以有所改變。
情感教育的前世今生~過去與現在有哪些不同呢?
孟均老師請大家回想,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是否曾聽過大人告誡學生不准談戀愛,並強調「男生『本來』就是比較有攻擊性,所以女生『本來』就應該要懂得保護自己」呢?
雖然男女在生理上有天生的差異,但傳統二元化的教育卻將「男強女弱」變得更為極端,不但合理化男性的強勢,更要求女性必須遵守許多規範。
而現在的教育雖然強調性別平等與尊重多元,但光是這樣仍然不夠。
紀孟均老師播放了一則 2011 年的新聞,在這則新聞中,一名國小六年級的女學生寫情書向心儀的男同學告白後,遭受長達數週的肢體和言語霸凌。一般人很難想像的是,類似這樣的情感糾紛,至今不只是在國中,連在國小中低年級也很常見。
這樣真的是最好的方法嗎?反思過去教育現場的「禁愛令」
因情感議題產生的校園事件,到底該怎麼預防呢?過去傳統的情感教育,主要以「禁止」的方式來杜絕學生的情感糾紛,因此在許多人的求學階段,都曾在大人那裡聽過以下的告誡:
- 嚴格禁止「談情說愛」?
- 欣賞、喜歡和愛是不一樣的,「現在欣賞就好」?
- 男女之間要有「楚河漢界」?
- 諄諄告誡「功課為重,交友不宜」?
- 女學生經常被警告「要潔身自愛」?
- 女學生如果被逮到結交異性朋友,經常就被貼上「壞女孩」的標籤?
- 男女有別,男生要有男生樣、女生要有女生樣?
然而,以禁止為名的情感教育,往往會導致事件演變成不可收拾的局面後,師長才會是最後一個知道的人,不得不出面處理。
有感於教育現場對於情感教育資源的缺乏,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在 2021 年底出版了《千德爾:彩虹小隊的宇宙冒險》教學手冊,期望提供師生們新的選擇,讓「正向的情感教育」在教學現場更為普及。
教學現場怎麼做?紀孟均老師分享《千德爾》教材的教學活動
聽到「情感教育」四個字,許多人第一個印象都會把它與「人我互動」聯想在一起,但其實情感議題學習的第一步是從自身出發,先進行「自我了解」後,才發展到「人我關係」。
在講座中,孟均老師使用「性別特質大搜查」學習單,與聽眾分享《千德爾》教材的第一堂課,示範自己如何在課堂中帶孩子認識自己、看見多元的特質。
在體驗教學活動的過程,聽眾們紛紛發表了不同的想法。例如台下有一位男性認為,男性和女性天生有所不同,因此紅色可代表男生的特質,而紫色就是女性的特質。但也有其他聽眾表示,隨著年紀、情境的變化,其實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特質表現。
如何和孩子好好談情感?大人的態度很重要!
在提倡看見多元、尊重孩子主體性的現在,紀孟均老師建議大人們和孩子談論情感議題時,可以把握以下幾點原則:
- 非批判性的態度,尊重孩子觀點與想法
- 建立互信關係,孩子真實經驗想法分享
- 不必樹立權威形象,誠實開放面對孩子的問題
- 善用傾聽,了解真實需求,不急於下結論
- 和孩子一起練習畫下界限,尊重彼此的空間
- 尊重孩子自主做決定的權利與義務
- 保持彈性調整溝通方法與對話內容
在講座的尾聲,紀孟均老師鼓勵聽眾與孩子一起練習看見、傾聽與接納每一個不一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