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突破傳統的性別分工

文/董志傑

在部落雕刻、製陶的工作室裡,往往只看得見生理男性而不收女性學徒,但在這個工作室出現了兩名突破傳統的文化工作者。透過眼前親手製作的木製小盒,帶來了更具性別意涵的傳統文化……

傳統的排灣族實施長嗣繼承制,不論男女生理性別,只要身為長嗣,就有繼承家業的使命,普遍被人類學者認為是較符合「性別平等」的觀念。就這點來看,排灣族族人的社會制度理應是講究「性別平等」的,既然講求平等,其雕刻品、琉璃珠等文化藝品也應是族人都能觸及和製作的,然而,實際上我們看到的是在這些文化底下被忽略的職業性別刻板印象事實。究竟是哪些社會結構因素強化了排灣族人的性別分工,使排灣族社會的性別角色差異愈加明顯?

2018012306-min
(圖一)小李和小楊正在操作木工機器

琉璃珠、陶壺和青銅刀被稱之為排灣三寶,陶壺象徵著身分地位;青銅刀象徵男人的權威與力量;而琉璃珠則象徵財富,過去僅只有貴族家庭可以擁有及製作。近幾年歷經時代潮流變遷及社會型態的改變,傳統工藝逐漸式微,這樣的現像激發了年輕的排灣族藝術創作者致力於文化的復振,但受限於階級制度及社會的規範,只有男性可以接觸這些手工藝,所以從事木工、雕刻及製陶的清一色都是男性工藝師。排灣族人在經歷漢人父權中心思考的影響,多少對男女性別的刻劃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在族群工藝發展的描述上,則也一再強調男性重於雕刻、女性巧於織繡等較於陽剛/陰柔二元對立的情況,使得應該是性別平等的社會,漸漸發展出依生理性別區分之性別分工。

我記得就讀國小時,學生會被強迫必須參加學校傳統技藝的課程。當時學校只開了兩種課程,一種是雕刻,另外一種則是刺繡。我雖然是個男生,但因小時候就常常看到母親在家裡刺繡,覺得很精美,所以我就想要選擇刺繡這門手工藝,不過,學校卻硬性規定男生就是要學雕刻、女生就要學刺繡。那時候我極力想反對,但是因為不知道該怎樣反抗,只好硬著頭皮去上課。難道,「男生只能學雕刻,女生只能學刺繡」嗎? 那對這個工作室裡的小李和小楊來說,要用什麼角度去看待呢?

2018012309-min
(圖三)琉璃圖像與陶壺的製作

小李身為女性,即使外貌個性較「陽剛」,但剛進到充滿陽剛形象的工作室裡,難免還是顯得格格不入,大家也有諸多質疑:「『她』可以做這些工作嗎?」但因小李工作能力良好,加上認真負責的態度,使得大家對於女性從事部落傳統文化工作有了不一樣的詮釋。

小楊雖然是男性工作者,但其說話語調、行為舉止較「陰柔」,有時候大家還會對他的陰柔特質感到彆扭,在講求男性氣概的場域裡也比較不被認同,甚至會被當作笑話來看待。但小楊堅持、開朗的精神,讓他在工作室裡逐漸擺脫先前的刻板印象,大家也逐漸能學會用尊重的眼光去對待。

2018012308-min
(圖二)搬運木材,預備進行鋸切程序

小李和小楊這兩名文化工作者,不是大家一般熟悉的「性別角色」,卻能以多元性別氣質的樣貌在傳統文化領域的認知中不斷突破與改變,證明性別平等的觀念是有其進展的。而他/她們的出現打破了部落裡傳統分工的性別區隔,性別分工是在特定社會脈絡下發展出來的形態,隨著生活面貌的改變、性別平等的意識提升,傳統的性別分工也正逐漸改變。


評審意見:

在性別關係中,職業的分工往往是性別刻板印象的運作,尤其在原住民雕刻與製陶的傳統手工藝的場域更為明顯。

作者藉由傳統工藝現場的觀察,說明隨著性別觀念的開放,無分性別進入原住民工作場域及多元性別特質在工作中的展現已漸被接受,從遣辭用句中透露「尊重」的真諦——工藝作品的產出在於「工作能力」,而與性別、性別特質無關。

——林淑芳

按讚或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