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星曄、朱蓮竹
我是星曄,和老公志傑從國中相識,直至大學重逢、開始交往,畢業之後共同生活了一段時間,歷經了大大小小生活、習慣、個性、想法上的磨合,彼此都覺得對方是適合共組家庭的伴侶,所以我們決定在2011年先行結婚登記,再於2012年的3月舉行婚宴。但是,我始終沒有忘記在大學的性別教育課堂中所汲取的養分,當年學習的那些關於結婚禮俗中不合理的現象,以及「嫁女兒」過程中對於女方所產生的莫大傷害,都給我帶來很大的震撼;因此,婚禮籌備前,不停地思考也許自己能夠做些什麼改變,讓這場婚禮能夠更加性別平等一點。
「拒絕迎娶」與「新郎奉茶」就是我改變結婚禮俗的小行動。「迎娶」的過程對我而言,等於是集結了一連串強行逼迫女兒拋棄自我的荒繆儀式,例如:「朝車窗外丟扇」是要新娘「放性地」(台語),提醒新娘不要將自己的壞脾氣帶到夫家;而最讓我感到痛苦就屬「拜別父母」和「潑水」這兩個儀式,因為這正代表著女兒從此要和原生家庭切割,我想這些儀式所造成的斷裂不僅對女兒是種傷害,對父母更是。
然而,結婚籌備的細節常受到雙方家族長輩的關注,加上我們不願依循傳統禮俗舉辦,更讓準備的過程有些尷尬與疙瘩,有親戚開始議論紛紛,甚至勸誡志傑的父母親,「結婚這種大事怎麼可以讓小孩子自己決定呢?」、「新娘沒有迎娶進門怎麼可以!」、「沒有迎娶,村子裡的人還會以為是我們虧待女方」。其實,面對那群不甚熟悉的長輩,我也不知如何開口告訴他們迎娶當中的種種不平等以及這個禮俗讓我感受到的不舒服,往往只能苦笑帶過,繼續實踐我所堅持的價值。很慶幸的,還是有些長輩可以理解,我的大姑媽起初也很疑惑為什麼我不要迎娶,當她聽到我說:「迎娶就會有拜別父母啊!我覺得那是對女生原生家庭的一種割裂,我覺得這樣爸媽會很難過,我也不喜歡」的時候,她突然沉默不語,看著大姑媽若有所思的神情,我想她一定是回憶起自己的女兒結婚時,拜別父母那刻的內心糾結與不捨情緒的壓抑。
「奉茶」傳統的意涵是新娘進門之後就是夫家的一份子,要藉由「奉茶」來認識並且學習怎麼稱呼男方家族的長輩。而我將「奉茶」的意義轉化為這是一種尊敬長輩的儀式,既然如此,基於相互尊重的理念,我向志傑分享這個想法,並提出了「新郎奉茶」的建議,他也認同這個提議,認為對長輩表達敬意是件好事。接著,和阿嬤、爸媽、姑姑、舅舅溝通之後,他們也大表贊同,對於男生奉茶這件事也覺得很新鮮、有趣,尤其是阿嬤,在等待奉茶儀式到來前的日子裡,常期待地跟我說:「我要包紅包嗎?我要壓什麼禮好呢?我沒有看過新郎奉茶耶!」。可惜的是,由於時間協調不攏的緣故,雙方的父母無法一起接受奉茶,所以我們選在婚宴的前一晚,由我拿著托盤,先讓志傑一一向我家的長輩奉茶,大家都滿懷笑容地接下志傑奉的茶,同時給予我們許多的祝福,整個客廳都充滿著歡樂、愉快的氣氛。
雖然這只是一點點的改變,卻讓我維持了與原生家庭的聯繫以及體會要求平等的重要與不容易,很感謝我們父母的包容和理解,也很謝謝志傑的支持,這次改變婚俗的小行動,也成為我們結婚最珍貴的紀念。
評審意見:
婚禮的許多傳統習俗,都意味著新娘必須離開自己的過去,到另一個人的家裡展開新的生活。然而,結婚不是新娘一人的事情,僅是要求新娘做這些象徵性的勞動,實在不公平。習俗既是社會和歷史的產物,就可能重新被詮釋,也可能被改變,這篇文章的作者就重新賦予「奉茶」意義,以及採取「拒絕迎娶」的實際行動。
——王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