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創造更人性化的「拜別父母」與婚禮的「交手儀式」

文/羅詠荷 ( 臺灣師範大學同學 )

TGEEA 與臺灣師範大學吳志文老師合作進行活動,邀同學們一起反思、創造傳統婚俗中的儀式。以下同學挑選了嫁娶習俗中的拜別父母儀式、婚禮的交手儀式/交付儀式、托青竹、關於婚姻中的角力象徵的相關儀式,並檢視其中性別不平等之處,並找出「被傳統儀式所忽視」的人物或人際關係,最後發揮創意,試著重新創造儀式 。

壹、分析

一、 拜別父母、交手儀式、托青竹、戒指習俗的緣由、沿革與進行方式

(一)拜別父母儀式

拜別儀式意義

男方前往女方家迎娶新娘時,新人需要進行和女方父母「拜別」的儀式,也就是俗稱的「謝親恩」,跪地謝謝父母從小到大的養育之恩,同時也聆聽父母對婚後生活的叮嚀與祝福。

拜別儀式禁忌

另外在拜別儀式中,新娘拜別父母時,新娘一定要哭,而且哭的越大聲越好,因為哭出來的聲音象徵發,是個好兆頭。在古早的社會新娘出嫁前拜別父母,這時哭泣是用來乞求好命、發財和大吉大利,因此叫做「哭好命」。透過新娘哭得越大聲來代表未來的生活也就越幸福,享受榮華富貴一生,也能旺娘家方面的運勢。也有另外一種說法是,不是等待拜別才哭泣,而是出嫁前幾天就要開始哭,以表示自己對父母孝順,不忍離開養育之恩大如天的父母,否則會被視為不孝。

拜別父母新娘哭好命
傳統習俗規定新娘必須拜別父母,且必須「哭」才能好命
拜別儀式典故

婚嫁哭泣行為的起源,是因為古代有搶奪婚制,新娘因不熟悉的婚後環境,常因孤單害怕而在婚禮哭泣;還有一種說法是說為了騙過鬼神,讓新娘不用受到侵擾。

拜別儀式流程
  1. 走出新娘房
  2. 與新郎男左女右面相神案,由女方舊父或長輩點燭燃香,一邊念吉祥詞
  3. 新人上香,先拜神明,再拜祖先
  4. 新娘與新郎在女方家長前下跪三扣首或是三鞠躬 ( 按照傳統禮儀,新人必須下跪行三跪九叩禮,但現代已改變 )
  5. 叩首完就請父母親給予女兒女婿訓示
  6. 新郎向女方父母表達感謝之意
  7. 女兒向父母表達養育之恩
  8. 新娘講完後由父母扶新娘新郎起身
  9. 請父母幫女兒蓋上頭紗
  10. 拜別父母結束
常見的拜別儀式父母台詞
  • 祝福你們婚姻美滿幸福,女兒嫁入婆家要懂得孝順公婆,凡是懂事聽話。
  • 女兒交給你囉!要好好對待她,要記住兩人永遠要互相體諒,既然踏入婚姻就要好好珍惜對方
常見的拜別儀式新娘台詞
  • 從小對我的照顧,歷歷在目,感謝爸媽的養育之恩,現在我找到很好的先生,要成立一個家庭,請您寬心他會好好的照顧我,疼惜我
  • 感謝爸媽多年來的照顧、疼愛,會常常回來看您,您要好好照顧身體,健康平安,也會成為一個好妻子,好女兒,也會做一個好媳婦孝順公婆,我們會常常回來看您。
常見的拜別儀式新郎台詞
  • 爸媽感謝您養育xx,讓我有幸娶回家,當我的妻子,我會好好照顧她,一輩子讓她幸福快樂。向爸媽保證,將女兒交給我,一定會好好愛她,好好疼她,爸媽請放心。
  • 謝謝你放心把xx交給我,我一定好好的疼惜她,讓她幸福。

延伸閱讀:同性結婚要拜別誰的父母?我們不如先想想為何異性結婚只有「新娘」需要拜別父母

同性婚姻拜別父母
為什麼兩人結婚,一定要強制其中一方「拜別」自己的父母呢?

(二)婚禮中的交手儀式

傳統儀式流程

婚禮上,在新人進場時,通常會安排新郎先進場,新郎先走到紅毯一半等待新娘,新娘再由父親(家人)牽進場,並在紅毯中進行交手儀式。向大家宣布從今往後照顧女兒的責任,將從新娘父母手上,轉移給新郎,並希望新人婚後能夠攜手同行。同時也是和家人做正式的離家告別。

傳統儀式典故

這個傳統來自於古羅馬習俗,在古代女兒算是資產的一部分,父親親手將女兒交給新郎,代表財產轉讓,演變至今,成為父親的祝福,象徵著父親把照顧新娘的責任託付給新郎,期望女兒未來也可以平安美滿幸福。現今,母親在生活中也是不可或缺的角色,越來越多新娘是由父母一同陪伴入場。

(三)拖青竹

傳統儀式典故

拖竹青是傳統婚禮習俗,女家要準備一枝連根帶葉的青竹(或甘蔗),上面繫著豬肉和紅包,由專人抬於出嫁行列的前方。現代婚禮則是綁在禮車車頂前面。

傳統儀式意義

連根帶葉代表「透腳青」,掛上豬肉和紅包,以誘開在路上可能遇到的猛獸,亦有趨吉避凶,防止邪神侵擾之意,此外也有解釋強調女性貞節,從竹子的「節」表示新娘有「節」亦可表示新娘為「初嫁」。

(四)婚姻中的角力象徵的相關儀式:戴戒指「壓落底」

在過去傳統訂婚儀式中,常由準婆婆為女方戴戒指。在戴戒指時,一定要將戒指戴到手指根部表示要把媳婦「壓落底」,期望婚後能壓制媳婦,令其乖乖聽話。後來演變成新郎與新娘互相戴戒指時,兩位新人的角力較勁,會在對方將戒指戴到手指中段時,將手握拳,不讓對方輕易戴上,誰的較難戴上未來的婚姻主導權就在誰手裡。

結婚戒指戴戒指戴到底
傳統習俗中,對方戒指戴到底意味著「壓落底(吃死死)」,許多新人因此發生爭吵

(五)婚姻中的角力象徵的相關儀式:以衣,鞋壓制對方

以前的父母在女兒或兒子要結婚前,會告知新婚之夜要比另一半晚睡。等另一半睡著後,偷偷將自己的衣服放在對方衣服上面,鞋子放在對方鞋子上面。藉由衣,鞋壓制對方,取得未來婚姻生活的主導地位。

二、參與儀式的有哪些人物與活動內容?透過儀式賦予某個人物哪些期待或任務?

(一)拜別父母儀式

隱含著「新娘」將要「從原生家庭離開,與之切割」變成別人家的「媳婦」,同時代表著「父母」親手將女兒送出去,期待女兒要「有美好的婚姻生活、好好照顧未來的公婆,未來應以夫家為尊,不違夫命」。至於「新郎」在其中扮演要承接未來要照顧新娘的責任。

(二)交手儀式

儀式中「父親」將「新娘」交付給「新郎」的這個動作,其一所代表的意涵「新郎」未來有責任要好好照顧新娘,其二是對於新娘有著「在家從父,出嫁從夫」的期待,並這個儀式本質有著新娘必須與「原生家庭做切割」。

婚禮走紅毯交付儀式
婚禮紅毯也可以這樣走!辦一場大家都可以一起參與的婚禮

(三)拖竹青

特別針對新娘有「貞節或是初嫁」的刻板期待

(四)戴戒指壓落底,與以衣鞋壓制對方

過去有著「婆婆」希望未來能夠「壓制媳婦、媳婦能乖乖聽話」的期望。後來演變成與以衣,鞋壓制對方類似的概念,「新郎新娘」以這些行為競爭,期望能獲得「婚姻的主導權」。

延伸閱讀:我是我父母的女兒,出嫁之後也不會改變,我為什麼要拜別我的父母,成為別人的女兒?再說了,既然是「成立新家庭」,為什麼女兒要拜別,先生就不用拜別?(瞿欣怡)

三、在這些儀式中有哪些人物與活動是未被看見的?

  • 「交手儀式」與「拜別父母儀式」這兩個儀式有著相同的特色,儀式中的新娘必須與父母原生家庭做出一個切割動作,為何只有新娘需要與原生家庭切割,新郎不需要?更讓人不解的是,一個已成年獨立的女性,能夠自己照顧自己,為自己負責任,為什麼需要從一個男性手中被移轉給另一個男性?而「交手儀式」這個婚禮上最感人的儀式,卻忽略了家庭通常的主要照顧者與女兒最親密的家人「媽媽」,媽媽無法出現在這個儀式當中,對於新娘與媽媽都是一種傷害。
  • 「拖竹青」對於女性的貞節貞操觀念的一種呈現,強調貞節會讓女性沒有價值感與受到傷害。貞操觀念其實有著女性是男性的附屬品,女人的身體屬於擁有她的男人,性的責任就是為了傳宗接代,失去了貞操,女性就沒有價值。
  • 戴戒指「壓落底」,存有「新郎新娘」想要壓制對方的心態和想法,不論誰贏誰輸,對於婚姻中的平等關係都會造成不好的影響。

貳、行動

行動可以分為「賦予新意」、「加入新元素」、「創造」三種方式,針對上面的幾種婚禮儀式,同學發揮創意設計出以下的性別平等儀式。

一、翻轉婚禮中的新娘拜別父母儀式與交手儀式

「新娘拜別父母儀式與交手儀式」這兩個活動的本質其實還是有長輩對於女兒未來婚姻生活美滿的祝福,因此我覺得這個儀式應該要保留,但是結婚,應該是兩個獨立個體共組家庭,彼此地位是平等的,結婚後沒有人應該被視為家庭中的外人或是切斷與原生家庭的聯繫。「新娘拜別父母儀式」,拜別的意涵就是一種切割,應該予以刪除,但是對於未來的祝福是可以保留與放大,儀式名稱可改成感謝或是感恩父母。儀式流程可改成先一同感謝兩方的父母將自己拉拔養育長大的恩情,結束後父母們給予新人祝福與叮嚀讓兩人婚姻幸福美滿。

拜別父母如果是「感謝養育之恩」的話,那麼雙方新人都可以執行,而不是只規定女方家需拜別

而在拜別父母儀式中的的哭好命,過去是因為農業社會交通不便,女兒出嫁後幾乎就與娘家斷絕關係,尚若想要回娘家,除了先徵得先生與公婆的同意外,也要徵得娘家兄弟的同意,因此與父母見面機會很少,娘家人基於祝福新娘婚姻幸福,便有如此設計。現代交通連絡便利,與娘家往來非常方便,新娘哭泣已經與好命或孝順與否無必然關係,是否遵循這個習慣應該尊重每個人的想法與行為保留或刪除,但個人認為應該要刪除此儀式。

延伸閱讀:拜別父母一定要哭嗎?其實該道別的對象不該是新娘的父母,而是過去的自己

婚宴中的「交手儀式」,第一種可以改成由新娘新郎一起進場,讓雙方的關係是平等的;或是由雙方的父母分別引領著新娘新郎進場走紅毯,走到一半時停下,新娘新郎與父母擁抱,父母們在將新娘新郎的手放在一起,由兩人一起協力走完剩下的路。雙方父母牽手引領的儀式代表著小時候父母能夠作為依靠與引導者;擁抱代表新娘與新郎感謝父母辛勤的照顧與付出;父母們再將新娘新郎的手放在一起代兩人表,兩人要負起照顧與愛護對方的責任;新娘新郎手牽手走完紅毯,代表新娘新郎要不論未來遇到甚麼困難與不順,兩人都能同心協力走完人生的旅途。

婚禮紅毯交手儀式交付儀式
婚禮紅毯也可以這樣走!辦一場大家都可以一起參與的婚禮

二、翻轉拖竹青

個人認為現代可以不用實行此傳統將之刪除,若要繼績沿用,則可賦予竹子「節節高升」或是「竹」與「祝」諧音代表,祝福新人未來生活美好的寓意。

三、翻轉戴戒指壓落底,與以衣鞋壓制對方

婚姻的目的並不是要壓制或一定要分出個高下,更重要的精神是,婚姻中的兩人平等尊重對方,在戴戒指時壓落底的行為或是以衣,鞋壓制對方應該要予以改進,變成戴到手指中段時,再由自己戴到底,或是將壓落底的意涵刪除。

參、同學心得

我覺得婚禮與婚宴中應該包含平等、尊重、包容這些元素取代過去傳統男尊女卑、男性中心的婚禮模式,而婚姻中的兩人的關係就像每個電影中的最感人的婚禮誓詞「從今天開始,無論是順境或是逆境,富有或貧窮,健康或疾病,我將永遠愛你、珍惜你直到地老天長。我承諾我將對你永遠忠誠。」一樣平等、愛護、照顧與尊重對方。

這次回家訪問爸媽在婚禮中有沒有覺得特別、不開心或是好玩的習俗或是小插曲,他們就分享,當年結婚時,媽媽不知道「戴戒指壓落底」的習俗,所以在婚宴時,媽媽要給爸爸戴戒指時,爸爸故意把手指頭折起來,不讓媽媽好好戴戒指,媽媽戴了好幾次不成功,生氣了就打了爸爸的手一下,爸爸才乖乖讓媽媽戴戒指。

後來查完「戴戒指壓落底」的習俗的意涵與由來與父母分享,他們才知道原來這個習俗有爭奪婚姻主導權的意涵,當年結婚都是尊從長輩的指令行動,沒有仔細想過這些儀式背後意涵,不過當年結婚時,社會風氣也沒有開放到可以讓他們挑戰這些傳統習慣,就算知道可能也還是會尊重長輩的意見來舉辦婚禮。但是當我問到如果未來我和妹妹結婚,想要改變這些儀式,他們覺得沒有甚麼不行,重要的是新人要溝通好,也要好好與雙方父母講解改變的想法以及想舉辦的方式。

延伸閱讀:爸爸在同志女兒婚禮中致詞:人生中三次改變自己的觀念,只因她是我的寶貝女兒

按讚或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