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蘇芊玲
女兒在剛剛過的2007年聖誕節結婚了。根據她的說法,在聖誕節結婚是她從小的夢想,算是夢想成真。
親友獲知喜訊不免問我,女兒要結婚了不會捨不得嗎?奇怪,為什麼好像只有女方的父母會被問這個問題。我通常說不會,其實應該說不想要有這樣的感覺。整個過程,我們刻意不要提親、訂婚、迎娶這些隱含「男主動、女被動」或將女兒「嫁出去」的習俗儀式。我們以為,結婚應該就是相愛兩人的結合,不分內外,沒有主從。
感慨倒是有的,怎麼一眨眼,二十多年就過去了。跟姐姐弟弟在伊媚兒上談起,幾人不約而同想起電影「屋頂上的提琴手」中那首主題曲「Sunrise, Sunset」,覺得最能代表心情。住美國的弟弟趕緊提醒婚禮的主角是兩個年輕人,老一輩的若要感懷,等婚宴過後另闢一攤去買醉吧。
女兒從小知道,她的人生是可以有選擇的,也該由自己決定。在這種教養之下,她不感興趣的事,是無法被逼迫的,但只要她想做的事,就動力十足。她曾憑藉一股動力,考上心目中最棒的高中;唸研究所時,熱忱化為毅力撐過寫論文的辛苦。這次決定結婚也是一樣。她和男友雖是國中同學,兩人卻直到一年多前才迸出愛的火花。交往沒幾個月,就動了結婚的念頭,婚禮籌備了大半年,還是興致不減。我因此知道,這是她真心的選擇,一如過往,我全心信賴她的決定,為她感到高興。
婚禮中,我給的祝福是「1+1>2」。1表示她(和新郎)都各自是個獨立的個體,即使結婚,未來的人生仍有許多功課得自己去體會、去學習、去完成。傳統婚姻中,女方的那個1常常縮小或不見了,因此,雖是兩人的結合,加起來卻比2還小。事實上,關係中的任何一方只要停滯不前,不但自己失了光采,也會成為對方的負擔。這樣一來,結婚愈久,總和只會遞減。我相信,伴侶之間,唯有個人獨立自主了,才有能力協助對方,做到相互扶持、彼此照顧;而兩個願意對自己負責,活出自信的人,在一起時,才會有源源不斷的精采人生可以分享,激發出比2更多更豐富的樂趣、想像力和創造力。這或許才是婚姻可長可久的奧秘。
我希望女兒永遠記住來自媽媽的這個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