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回應輿論時,如何不落入二元的性別框架?讓我們成為林郁婷的後盾!

8/11 台灣時間凌晨三點半,拳擊選手林郁婷即將在巴黎奧運的賽場上爭奪金牌。這陣子,林郁婷因為 JK 羅琳、土耳其選手國際拳擊協會的發言與舉動,深陷全球的輿論風波中。面對外界的質疑,協會的夥伴們整理出大家在溝通時可以掌握的三點基本原則,讓我們一起成為林郁婷的最佳後盾!

(1)避免執著於尋找「林郁婷很女性化」的證據

有些人會主張林郁婷聲音很陰柔、穿和服很漂亮、小時候看起來就是可愛的小女生等等,試圖「證明」林郁婷很女性化。但其實林郁婷有說過,他不想花過多時間在外表打理,也不想被二元框架限制住。由此可見,林郁婷並不想要用任何方式證明他「像個女人」。

透過強調「林郁婷很女性化」來回應質疑,其實會不自覺落入二元的性別框架,強化「這樣才是女性」的刻板印象。然而,人的樣貌本來就是多元的,在主流的男性、女性形象之外,還存在許多的可能性。透過看見這些多元的差異,才有機會打破既定的性別框架與印象。

​(2)避免用攻擊對手的外貌來互相傷害

有些人會用「對手看起來明明更像男的」來幫林郁婷說話,但這樣比較誰更陽剛、誰更陰柔的說法,恰好跟那些攻擊林郁婷外表的鄉民落入了同樣的盲點,反而陷入惡性循環。

​(3)不應該要求林郁婷提出證據證明自己是女生

過去,我們經常會以性器官、性徵來作為生理性別的判斷依據。然而,在這次的討論中,我們都透過專業人士分享的臨床案例,發現過去在課本上學到的知識其實有限,瞭解到原來生理性別其實有多樣的表現,有時無法用 XX、XY 染色體一刀劃分,也不一定能從性器官、睪固酮濃度就斷定。

當我們說出「請選手提供性別證明」的時候,究竟期待的是什麼樣的證據?是生殖器、染色體、睪固酮,還是其他?相信大家也可以感受到,在現在的情況下,任何證據可能都沒有辦法回應所有人的期待。

此外,在說出這句話的同時,也是在將責任加諸在選手個人身上。當討論只聚焦在個人的層次,即使林郁婷提供證據、回應質疑,也還會再有下一個人面對類似的質疑,並被要求提出證據,落入無止盡的循環當中。這樣的過程,其實無助於達到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宣示的「人人有權不受歧視的從事體育運動」,促進整體社會去思考是否存在更加友善的制度與方案。

我們也鼓勵教育工作者和家長,可以藉由這樣的時事議題,和孩子一起認識生理性別多元的樣貌,鼓勵與人互動時不受外表刻板印象的限制。同時也可以透過釐清事件的時序、各界的報導、國際組織提出的說法,來練習增強媒體識讀與資訊的統整歸納能力。

最後,也讓我們一起大力支持林郁婷,祝福他贏得比賽!

按讚或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