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新娘奉茶流程性別不平等

訂婚時新娘要奉茶給新郎,讓我覺得很不可思議——馬來西亞學生看台灣文定奉茶習俗

文/張鏇禎 ( 臺灣師範大學同學 )

TGEEA 與臺灣師範大學吳志文老師合作進行活動,邀同學們一起反思、創造傳統婚俗中的儀式。以下同學挑選了奉茶的相關儀式,並檢視其中性別不平等之處,並找出「被傳統儀式所忽視」的人物或人際關係,最後發揮創意,試著重新創造儀式 。

壹、分析

一、儀式的緣由、沿革與進行方式

其實在聽完講者的演講之後,也許因為文化差異的關係,我對於在婚禮儀式當中,奉茶僅需女方來進行的這個儀式是帶有疑惑的。到底為甚麼奉茶的這一環節是由女方來進行,並且是由女方在女方家中對男方的家人進行奉茶?這不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嗎?於是出於好奇,便想要找一找台灣在婚禮儀式中的奉茶儀式是甚麼樣的形式。

後來查一查資料才發現,原來講者所提到的奉茶並非結婚當天的敬茶儀式,而是在訂婚當天所進行的儀式。根據一些資料介紹,由於訂婚當天大部分為女方第一次正式見到男方家的長輩們,這時候新娘子為長輩奉上的甜茶,既是讓新娘子認識男方長輩並改口稱呼,也是讓男方長輩們「趁機端詳」新娘子容貌,相互進行認識,稱為「文定奉茶」。因此,這個習俗最大的目的在於希望新娘能透過奉茶儀式讓男方親友長輩留下個好印象,日後在夫家生活和樂。

嫁娶文定奉茶
Photo by Jackson Wong on Unsplash

在文定奉茶的儀式中,男方一般需要派出6、10、12等雙數的受禮人數,有趣的是,這些人當中是需要包括新郎的。男方家的長輩與新郎按輩分大小入座,輩分最大者安排在奉茶順序的第一位,而新郎不論輩分,皆位於奉茶順序最末一位。儀式開始前,有些新娘會先得知按照座位順序的輩分與稱呼,有些則會由熟悉的親戚或媒人從旁指點。而在儀式開始時,新娘會由好命婆牽引入場(好命婆一般為女方的親友長輩,主要任務為牽新娘入場及幫忙奉茶儀式;但一些資料中也表示好命婆不一定要包含奉茶,奉茶可由媒人帶領),然後沿著安排好的座位順序一一進行奉茶,而好命婆或媒人則在旁說吉祥話。

等男方親友喝完茶以後,會將事先準備好的紅包捲起來放入杯中、或壓放在杯子底下,接著新娘再過來沿著座位順序將茶杯收回,同時男方親友長輩及新郎要對新娘說些吉祥話給予祝福。在文定奉茶中,新娘並不需要對男方親友長輩進行回禮,只需要收紅包便好。而且一些資料中也有提到,這時的紅包中,準公婆和新郎所包的金額數量會相對大一些。

Photo by Sharon McCutcheon on Unsplash

二、參與儀式的有哪些人物與活動內容?透過儀式賦予某個人物哪些期待或任務?

為什麼奉茶只有新娘執行,而不是兩人共同參加呢?

身為一個女性,在看到這樣的習俗流程以後,心裡或多或少有些不太舒服。不僅僅是這個儀式本身,而是這個儀式所帶出來的一些影射和意涵,真的有些讓人無所適從。為甚麼訂婚當天要由女性奉茶給男方親友長輩的?為甚麼又只有女性本身,而非新郎與新娘共同參加呢?為甚麼受禮對象僅限於男方親友長輩,而非男女方雙方親友長輩呢?為甚麼女性需要被男方長輩「端詳」、「審視」,但新郎卻不需要有這樣的待遇呢?為甚麼新郎也被包含在受禮對象之內呢?

Photo by Mathieu Stern on Unsplash

也許因為古代交通不便等原因,嫁出去女性大部分時間都會待在夫家,鮮少有居於娘家的,因此便有了婚後便成了夫家人、也照顧著夫家的人的傳統,所以女性和夫家親人打好關係,確實是身為當時女性婚後生活是否和樂的重要一步。而又因為媒妁之言的關係,訂婚之時說不定真的是與對方家長第一次見面,因此藉由「奉茶」的儀式來做為一個相互認識的媒介,雙方見個面,彼此有個照料。身為媳婦曉得了夫家重要的親屬關係及自己以後需要照顧到的對象,身為男方長輩則與家庭新進成員打個照面,彼此心裡想必也較有個底,大致窺探一下這個新嫁娘之儀容舉止等。

然而這些處處都透露著讓我覺得不太舒服的地方。過去的時代訂下了這樣的規矩與模範,必定有那個時代的影子、規矩和意義。但到了現代,經歷過那麼多時代變遷與世俗變化,若還是保留著當時的習慣與傳統,便真的有些說不過去了。待以下一一說來。

拜別父母一定要哭嗎?其實該道別的對象不該是新娘的父母,而是過去的自己

婚姻是「兩姓之好」,但不該是讓某人成為附屬於對方的「過渡儀式」

首先奉茶此舉無可厚非,畢竟在華人的社會習俗中,奉茶是一種晚輩對於長輩表達敬重之意的儀式。只是這個奉茶的儀式只由女性來進行就有點怪異了。放在過去,那是因為女性從此要進入夫家、成為夫家的一分子,希望先和夫家長輩打個照面相互認識,以順利讓他們接納自己成為夫家中的一分子。

但這樣本身就蘊含了不平等的觀念,似乎女性結婚的義務就只落在成為另一個家庭的「附屬品」,我是要「加入你們」、「成為你們」,而非我的家庭與你的家庭共同結合,成為真正的「兩姓之好」(注意此「姓」非彼「性」,兩姓之好從來就不是指兩個性別,而是兩個家庭因婚姻皆為親戚,出自《禮記·昏義》中「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可見這邊強調的並非一些誤傳的所謂「兩性」的性別)。在現在以小家庭為重的社會,對於這樣「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概念相信也有在慢慢地改變,女性並不是婚姻中的附屬品,而是一個活生生、有血有肉、被娘家辛苦養育長大成人的人,因此結婚是兩個家庭的相互結合、兩個人的相互遷就與相互成就,而非誰即將附屬於誰的過渡儀式。

許多人並無意識到,新娘奉茶給新郎的禮俗,在現代社會中是否還能適用

其次,新郎也在文定奉茶地受禮之列這一點,也讓我覺得不可思議。也許在古代的社會中有「以夫為天」這樣的想法,因為傳統的父系社會與父權主義的關係,男性的地位比起女性自然是要高出許多。因此古代社會中「夫」與「妻」的地位自然是不對等的。看傳統男人對於「怕老婆」這一點的忌諱就可看出端倪。男人但凡對於妻子多一分敬重或敬畏,便會被掛上「懼內」之名,對於妻子對丈夫敬畏之情卻視作為理所當然,甚至是炫耀的資本之一,證明丈夫管家有方。若作此一想,丈夫也在受禮之列這一點便不足為奇了。丈夫既然地位較高,那新嫁娘自然是要給予尊重、為其奉茶的。

改變婚俗的小行動:「拒絕迎娶的新娘」與「奉茶的新郎」

只是這麼一分析自然也是看出來了,這樣所謂的禮俗,在現在這個慢慢開始打破男尊女卑框架的社會中真的還能夠適用嗎?還是大家都並無意識到這樣的儀式其詭異之處?結婚的雙方,自然應該是平起平坐的地位,若是還未能打破這樣的性別傾斜的框架,何來談性別平等之議題。就我個人身為女性的角度看來,這樣的儀式是詭異且不對等的,我可以理解為長輩奉茶這件事,畢竟是傳統長幼有序中對長輩的敬重,但對於丈夫,我認為敬有之、愛亦有之,而這樣的「敬」自然應該是雙向的,而非所謂下對上的敬,只是在一段關係中為了走更遠而尊重彼此罷。

而這個討論,自然延伸出另一個議題:為何在文定奉茶的這個儀式當中,只有新娘子做為奉茶的主角?何以新娘子需要單打獨鬥、單槍匹馬地面對這些她從來就沒有見過、按理來說也並不算熟悉之人?結婚的意義難道不是意味著結為伴侶的兩人從此得以同舟共濟、彼此共同承擔責任嗎?而且身為伴侶的一方,新郎卻是在這個儀式中站到與自己家中長輩的同一陣線中,而不是站在即將在往後日子中攜手陪伴的伴侶身邊,冷眼旁觀自己的長輩對自己伴侶的打量與審視,至少身為女性的我真的不太能接受這樣的模式。

這是否代表,自始至終都只有「新娘」是這個外人,她在這個儀式中,彷彿影射了她在夫家中孤立無援的地位,做得好做得不好,都沒有一個真正在這個家中的「局內人」為她介紹、把關、引領,來緩和她心中也許存在著的一些不安與躊躇,沒有一個引路人伸出一把手對她說,來,歡迎你加入這個家,往後我們一起……反而,大家都站到了她的對面,開始心中衡量「她適不適合進我家門、她該如何如何……」等的態度,對運行而言,可說是真的很不公平了。

從「嫁出去」、「娶進來」的用詞就可以看出婚姻中性別權力的不對等

三、在這些儀式中有哪些人物與活動是未被看見的?

一方自始至終都沒有出現過的角色,也就是女方的親友長輩。也許就像前面所說,古時候女性結婚後一般都直接居於夫家,幾乎沒有多少是在娘家住下的,因此女性在嫁過去的家庭位置,以及可能影響其未來生活品質的這一環節,就顯得重要得多。相比起來,一年都沒有機會回幾次的娘家對於結婚的男性一方而言,似乎就顯得並沒有那麼重要了。反正總歸是不用看對方長輩的臉色,便似乎也不需要用奉茶的形式來進行相互認識或留下好印象、多多關照之類的客套了。

這樣一講似乎無可厚非,但搬到現代社會來看,似乎就不是那麼現實了。

古時候交通不便,加上男尊女卑的父權主義,女性地位低下、沒有選擇的權利,因此一年也不得幾趟回家的次數;但按照現代社會的交通、通訊、網絡及逐漸在扭轉中的性別觀念,都一再顯示,並不像是古代所說的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了,反而兩家之間也可能互相走動,彼此的關係較從前的社會而言自然是更加親密了。若是在這樣的大環境底下,男性難道還能夠覺得女方的長輩不需重視嗎?還能夠將女方長輩置之不理嗎?難道不需要相互進行認識、打照面,方便以後多多相互照顧嗎?既然是「兩姓之好」,那麼自然是兩個家庭之間的結合才是,怎能在儀式中之呈現了一面倒的形式,且只由一人來完成呢?

由此可見,這樣的儀式若是套用到古時候那樣的社會情境脈絡底下或許能夠理解,但時至今日,時代及世代的飛速更替,這樣的儀式也許早就已經不適用於現代的環境之中,只是「為了保存而保存」的墨守成規罷了,並無任何實質意義。這些儀式若只是一味的因為流傳久遠而想要將其保存、而不去追究其原本符合該時代意義下的初衷,便僅僅是盲從而已;且這樣的盲從,很可能一代一代地將這些刻板印象與性別偏見以一種詭異又有些扭曲的形式傳遞下去,後世也許只看到了這個儀式,但並不解其意,只是內裡的所謂倫常早已潛移默化地進行推進,從而可能造成一些觀念上的衝突。

女性長輩告訴媳婦:「妳才是回『娘家』,你老公是『回家』!」

貳、行動

根據上述對於文定奉茶這一婚禮習俗的分析,確實得以窺見這一習俗的一些不對等之處。對此我們也許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一些修整,也許能夠讓這個儀式更加符合現代的時代意義,也更能夠體現性別角色上的一致性。因此對於這個儀式,就我而言,我認為可改可廢。至於怎麼改、如何廢,且待後面細談。

先說改的部分。我之所以首先認為該改,除了因為上述分析的原因以外,我認為這個儀式中「奉茶」的這一活動形式我還是認同的。畢竟這確實是一個在華人社會中,很好地進行相互認識與交流的媒介,除了是晚輩對於長輩的敬重以外,也體現了長輩對於晚輩的祝福。因此這是我首先提出了「改」而非當機立斷認為該要廢除的原因。只是儀式雖好,但進行的方式,怎麼做、誰來做等這些的議題卻是需要大刀闊斧地進行一番修改的。

Photo by Content Pixie on Unsplash

至於要如何改的部分,我們可以直接從前頭所分析的幾個要點來做為思考的切入點。

改變的第一步,是「奉茶」的人及「受禮」的人

我觀網絡上似乎也有討論關於修改文定奉茶儀式中一些不平等的意涵,但其內容僅僅是在原有的形式上增加了新郎對女方的親友長輩進行奉茶,那幾乎是等於將同一個形式、換了個人來進行,就算是平衡了所謂的性別不平等。但在我看來,這僅僅算是第一步,因為他只是將同一事情復刻到另一性別的身上而已,不能說完全沒做出改變,但只能算是邁出了一步,而非真正的改變。

若依舊想要保留文定奉茶這一習俗禮節,我便想到了我們馬來西亞那裡的一些相關婚慶習俗做為參考。首先要解決的,自然是奉茶儀式中僅新娘進行奉茶的形式,其次便是新郎做為受禮的一方坐於長輩同一列接受敬茶的這一部分。關於這一點,要做出的改變自然就是除了新娘進行奉茶以外,新郎也要進行奉茶才對,並且,奉茶對象不包含新郎新娘本人。所以就對象來看,我們首要關注改變的應該是奉茶的人、以及受禮的人。奉茶的人,這邊已經確定為新郎、新娘皆須進行奉茶,而受禮的人,自然就是雙方的親友長輩。

如此一來,儀式的對象已然確定,接下來便是該要以甚麼樣的形式、及如何進行了。前面的分析有提到,我認為結兩姓之好這件事情本來就該是兩家結為親家的好事,若是在奉茶的時候,僅放任一人面對自己所不熟悉的一家人,難免有些緊張憂慮;再者,身為一個局外人的自己,想要得到入場的門票,想必有個局內人做為引路人是更為安心、便捷的方式,就如同當我們要進入一個自己所不熟悉的團體時,若是有人進行引薦,想必我們會更加自在安心。

Photo by Hannah Busing on Unsplash

另一種可行的奉茶形式:新人一起請雙方長輩喝茶

因此我所認為最應該改進的部分,就是在奉茶的形式上。比起新郎及新娘分開進行奉茶或個別對對方親友長輩進行奉茶這樣的形式,我其實更傾向於兩位新人可同時對長輩們進行奉茶。如此一來,身為家中局內人的一方面可引領可能還沒有那麼熟悉的伴侶一一對家中長輩改口稱呼,用這樣的形式告訴伴侶:「看,這些就是我的家人喔,從此以後,也會是你的家人了。」,也藉此向長輩宣告,我們有了彼此願意相守的對象,而現在正將這位對象介紹給對我而言重要的家人們。這感覺,其實是一個莊重又似乎有些浪漫的過程,畢竟身為中間人,將自己生命中重要的兩方做了個引導介紹,也做為一個彼此認識的開端。

舉例而言,若此時受禮的對象為男方親友長輩,則在奉茶儀式中,由新郎先進行稱呼並奉茶,「爸爸喝茶」,這時也是在向伴侶介紹,這是我爸,而新娘也可以緊隨其後,也改口跟著稱呼「爸爸喝茶」。這樣一來,也較不會有一些尷尬、忘詞、叫不出稱呼的情況產生。同理而言,若此時受禮的對象為女方親友長輩,則反過來由新娘先進行奉茶禮儀,「叔叔喝茶」,讓新郎也能跟進自己,認識自己的家人,也同樣能讓家人與伴侶相互打個照面,以後也能相互關照。 如此一來,則是不論是否為異性伴侶,都能夠進行這樣的形式,因為這不再僅僅是夫家對於媳婦的審視與端詳,而是雙方新人帶領自己的另一半與自己的家人,這在自己生命中佔有重要重量的兩方角色,進行一個認識的空間與媒介。沒有誰一定附屬於誰,而是彼此都希望能夠融入彼此的家庭、認識彼此的家庭,並且得到來自雙方家人的祝福。

參、參考資料

ShouElaine. (2018). 痞客幫部落格. 擷取自 文定儀式流程及注意事項分享

幸福故事館. (無日期). 幸福故事館. 擷取自 訂婚-新娘奉茶禮禁忌

松本太太結婚吧. (無日期). 結婚吧. 擷取自 文定奉茶、結婚敬茶?原來最大差別在於新人需不需「回禮」!

林星曄, & 朱蓮竹. (2012).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 擷取自 改變婚俗的小行動:「拒絕迎娶的新娘」與「奉茶的新郎」

按讚或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