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總統高票連任,更應放手落實新政府的性別平等,兌現性別政見,提高內閣女性比例,立法院正副院長至少有一位女性
發起團體:婦女新知基金會
連署團體:台灣婦女團體全國聯合會、彭婉如文教基金會、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高雄市婦女新知協會、台灣女科技人學會、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性別平等教育大平台、婚姻平權大平台、台灣障礙女性平權連線、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生育改革行動連盟、高雄市彩色頁女性願景協會、高雄市輔育人員職業工會(以上共16個婦女及性別團體)
圖片:婦女新知基金會
2020 年總統與立委選舉結果在性別上的意涵,首先就是女性參政持續躍進。台灣第一位女總統蔡英文不僅成功連任,還獲得總統直選史上最高票數 817 萬 231 票(得票率 57.1%)。新任立委的女性比例也再創新高,從上屆 38.05% 升至 41.59%,首度突破四成,相較於世界各國國會議員的女性比例,台灣已前進到全球第 16 名,並躍升為亞洲第一名。
女性參政持續躍進,性別政策表現好壞參半
然而,綜觀蔡英文政府及本屆立委四年任內在性別平等的成績單,則是好壞參半。最顯著的性別政績乃是 2019 年蔡政府與立法院挺住反同壓力而通過同性婚姻,這不僅是台灣性別平權的歷史性里程碑,也使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婚合法的國家,受到國際注目。
第二重要的則是性平教育政策在保守反撲下,蘇貞昌院長領導的行政團隊仍有守住母法的精神,不因保守勢力操弄公投、散播假訊息而有退縮,努力保護校園中的性少數師生權益,堅守教育者的專業自主。但蔡英文政府歷任內閣的女性比例低落,婦團多次抨擊。更糟糕的是賴清德院長任內推行的補助私幼準公共化政策,灑大錢卻無法管控私幼品質,又強行通過勞基法修惡,損害勞工家庭權益。
立法院於 2019 年 5 月 21 日通過 748 施行法
性別政見:從 2012 大選 33 項政策主張,到2020大選只見「政績」、而無「政見」
其實從蔡英文總統三次競選總統(2012、2016、2020)在性別政見的表現差異,就顯示出蔡英文總統對性別議題的態度前後大不同,以及台灣民意如何看待一位女性領導國家的微妙變化。2012 年大選蔡英文時任民進黨主席,競選總統時強打「台灣第一女總統」文宣,並與民進黨政策幕僚、性別專家研商之後,提出一份洋洋灑灑的性別政策白皮書(詳閱附件),內含 33 項具體的性別政策主張,包括:
- 促進女性參政,各級政府首長、部門主管及民意代表等公職與委員會委員的任一性別比例不低於三分之一
- 政黨補助金應明定提撥一定比例作為各政黨對婦女參政的培訓基金
- 恢復總統府性別主流化諮詢顧問小組
- 推動家庭照顧者週休一日等
但到了 2016 年大選時,蔡英文宣傳上不再強調什麼女總統,也沒有完整的各項「性別」政見,僅提出局部性的「托育、長照、婦女就業三合一照顧政策」。2020 大選時,蔡英文競選連任的網站上只呈現過去四年的性別「政績」、看不到未來四年的性別「政見」。
這個趨勢顯示,當台派大老公開質疑「穿裙子的不適合當三軍統帥」,以及保守團體群起抨擊性平教育、反對同婚,蔡英文總統在政策上愈來愈不強調「性別」,或許這是想減低對傳統性別觀念的正面衝撞。可見台灣社會與政壇在性別上的保守阻力仍相當強大,使蔡英文總統第一任的執政綁手綁腳,例如台派大老支持的賴清德院長任內,蔡英文就多次公開宣示會尊重行政院長,即使賴清德院長推行的補助私幼措施引起婦團抨擊此一方向與蔡英文提出的廣設托育公共化、三合一照顧政策背道而馳,以及賴清德院長任內行政團隊面對 2018 反同公投所傳播的假訊息竟消極不予澄清,沒有積極向民眾說明政府原應支持性平教育及大法官同婚釋憲的立場,但蔡英文都未曾阻止賴清德的性別保守立場和傾斜私幼的不當政策。
或許,蔡英文身為台灣第一位女總統,在保守的政治環境中有重重困險,難以立即實現理想。但蔡英文總統說過,她對人民的政治承諾都會努力兌現。現在困險大多已然度過,我們請蔡總統記得要兌現,她曾經慎重提出的 33 項性別政見。
女總統的第二任,就是完成性別改革的關鍵時機?!
如今,蔡英文總統高票連任,民進黨也保持國會過半的優勢,我們呼籲蔡總統拋去包袱,掌握第二任沒有連任壓力的四年關鍵時機,為了台灣發展前景、也為了自己的歷史定位,放手落實從政以來所提出的各項改革理念與政策主張,包括:2012 大選提出的性別政策白皮書 33 項政策主張,以及 2016 年大選提出的六大勞動政見、國會改革主張,承諾年金改革的兩大目標為年金制度永續穩健、國民老年生活不虞匱乏,以及托育公共化、促進女性充分就業等。
蔡英文政府除了未來四年應努力落實各項政見之外,我們建議現在可以立即在新國會及新內閣組進行下列作法,向全民展現蔡總統第二任新政的改革氣象,以及落實性別平權的魄力:
一、新國會的女性比例首度突破四成,民進黨既然掌握國會過半,所推出的立法院院長、副院長人選當中,應至少有一位女性,以表示對超過人口半數的女性選民之重視,並藉此展現落實性別平權之決心。
二、蔡英文總統 520 就職後,新內閣組成應符合「任一性別不低於三分之一」之性別平等原則,亦即女性比例應超過三分之一,以兌現早該實現的政治承諾。2016 年婦女節前 14 個婦女及性別團體召開記者會,共同呼籲內閣女性比例應達三分之一以上,但蔡總統第一任 520 就職時,內閣女性比例只有 10%,倒退回 20 年前的低落水準,令婦團相當失望、「翻桌」抗議。近日蔡總統已指示蘇貞昌內閣留任,看來蔡總統第二任 520 就職時內閣改組的跡象不大,讓我們憂慮難以見到性別政見之實現。我們在此要提醒民進黨政府,此次選舉民進黨的政黨票與蔡總統的得票有 336 萬票的極大落差,可見有部份民眾雖因兩岸與主權議題而投給蔡英文、卻可能不滿內政而改投他黨,因此更應進行內閣改組、提高女性比例,帶給人民新政新氣象。
三、我們期望未來內閣組成不僅要提高女性比例,更應重視其人權履歷與性別意識。我們建議,新內閣所有成員,以及民進黨推出的立法院院長、副院長人選,皆應考量其過去問政表現是否不曾出現性別歧視言行或違反人權的不良紀錄,並有參與性別議題或其他人權相關政策的相關經驗及具體貢獻,或曾經表達支持性別平等及其他人權相關政策的正面表現。
我們不僅對民進黨政府提出上述呼籲要求落實性別平權,同時也呼籲未來各黨立委在政策上皆應考量性別平權。女性立委比例突破四成,我們希望看到量變將帶來質變,因此對各政黨提出下列呼籲:
- 我們呼籲各政黨應撥出一定比例的政黨補助金,持續培養勞工、農村、身心障礙等弱勢族群背景及各專業領域的女性參政人才。此亦符合立法院 2017 年 11 月 10 日三讀通過政黨法之附帶決議:「政黨補助金是公共資源,應提撥一定比例用於提升社會弱勢與性別的參政機會與能力。」。2020 大選區域立委、不分區立委的女性當選人數與比例都有提高,尤其是區域立委從四年前 25 位女性(31.65%),這次選舉成長為 28 位女性(38.35%),在沒有婦女保障名額制度下,女性單憑政治實力在激烈選戰中脫穎而出,多位女性候選人還成為媒體報導與選民關注的焦點,大大有利於政黨爭取選票。
- 我們呼籲各黨立委投票上支持「立法院正副院長至少要有一名女性」,各政黨更應重用女性立委成為黨團幹部及各委員會的召委,並在政策上重視女性立委的意見與廣大女性選民關注的托育、長照、教育、社會安全、人身安全等政策需求。我們也期待國會議事風氣不再陷入傳統男性政治人物的對抗性思維及惡質鬥爭,而能在民生政策上走向跨黨派的協商與合作。
此時此刻的台灣,女性參政上雖有進步,但距離性別平等的理想還有一大段要努力的空間。如果有一天,台灣政治上的男女參與決策比例,包括內閣組成、民意代表的性別比例,都能夠符合聯合國 50:50 目標的話,屆時我們才能夠不必再特別強調「性別」或女性參政,而讓性別平等成為我們的日常。
性平倡議
【聯合聲明】女總統高票連任,更應放手落實新政府的性別平等
發起團體:婦女新知基金會
連署團體:台灣婦女團體全國聯合會、彭婉如文教基金會、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高雄市婦女新知協會、台灣女科技人學會、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性別平等教育大平台、婚姻平權大平台、台灣障礙女性平權連線、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生育改革行動連盟、高雄市彩色頁女性願景協會、高雄市輔育人員職業工會(以上共16個婦女及性別團體)
圖片:婦女新知基金會
2020 年總統與立委選舉結果在性別上的意涵,首先就是女性參政持續躍進。台灣第一位女總統蔡英文不僅成功連任,還獲得總統直選史上最高票數 817 萬 231 票(得票率 57.1%)。新任立委的女性比例也再創新高,從上屆 38.05% 升至 41.59%,首度突破四成,相較於世界各國國會議員的女性比例,台灣已前進到全球第 16 名,並躍升為亞洲第一名。
女性參政持續躍進,性別政策表現好壞參半
然而,綜觀蔡英文政府及本屆立委四年任內在性別平等的成績單,則是好壞參半。最顯著的性別政績乃是 2019 年蔡政府與立法院挺住反同壓力而通過同性婚姻,這不僅是台灣性別平權的歷史性里程碑,也使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婚合法的國家,受到國際注目。
第二重要的則是性平教育政策在保守反撲下,蘇貞昌院長領導的行政團隊仍有守住母法的精神,不因保守勢力操弄公投、散播假訊息而有退縮,努力保護校園中的性少數師生權益,堅守教育者的專業自主。但蔡英文政府歷任內閣的女性比例低落,婦團多次抨擊。更糟糕的是賴清德院長任內推行的補助私幼準公共化政策,灑大錢卻無法管控私幼品質,又強行通過勞基法修惡,損害勞工家庭權益。
立法院於 2019 年 5 月 21 日通過 748 施行法
性別政見:從 2012 大選 33 項政策主張,到2020大選只見「政績」、而無「政見」
其實從蔡英文總統三次競選總統(2012、2016、2020)在性別政見的表現差異,就顯示出蔡英文總統對性別議題的態度前後大不同,以及台灣民意如何看待一位女性領導國家的微妙變化。2012 年大選蔡英文時任民進黨主席,競選總統時強打「台灣第一女總統」文宣,並與民進黨政策幕僚、性別專家研商之後,提出一份洋洋灑灑的性別政策白皮書(詳閱附件),內含 33 項具體的性別政策主張,包括:
但到了 2016 年大選時,蔡英文宣傳上不再強調什麼女總統,也沒有完整的各項「性別」政見,僅提出局部性的「托育、長照、婦女就業三合一照顧政策」。2020 大選時,蔡英文競選連任的網站上只呈現過去四年的性別「政績」、看不到未來四年的性別「政見」。
這個趨勢顯示,當台派大老公開質疑「穿裙子的不適合當三軍統帥」,以及保守團體群起抨擊性平教育、反對同婚,蔡英文總統在政策上愈來愈不強調「性別」,或許這是想減低對傳統性別觀念的正面衝撞。可見台灣社會與政壇在性別上的保守阻力仍相當強大,使蔡英文總統第一任的執政綁手綁腳,例如台派大老支持的賴清德院長任內,蔡英文就多次公開宣示會尊重行政院長,即使賴清德院長推行的補助私幼措施引起婦團抨擊此一方向與蔡英文提出的廣設托育公共化、三合一照顧政策背道而馳,以及賴清德院長任內行政團隊面對 2018 反同公投所傳播的假訊息竟消極不予澄清,沒有積極向民眾說明政府原應支持性平教育及大法官同婚釋憲的立場,但蔡英文都未曾阻止賴清德的性別保守立場和傾斜私幼的不當政策。
或許,蔡英文身為台灣第一位女總統,在保守的政治環境中有重重困險,難以立即實現理想。但蔡英文總統說過,她對人民的政治承諾都會努力兌現。現在困險大多已然度過,我們請蔡總統記得要兌現,她曾經慎重提出的 33 項性別政見。
女總統的第二任,就是完成性別改革的關鍵時機?!
如今,蔡英文總統高票連任,民進黨也保持國會過半的優勢,我們呼籲蔡總統拋去包袱,掌握第二任沒有連任壓力的四年關鍵時機,為了台灣發展前景、也為了自己的歷史定位,放手落實從政以來所提出的各項改革理念與政策主張,包括:2012 大選提出的性別政策白皮書 33 項政策主張,以及 2016 年大選提出的六大勞動政見、國會改革主張,承諾年金改革的兩大目標為年金制度永續穩健、國民老年生活不虞匱乏,以及托育公共化、促進女性充分就業等。
蔡英文政府除了未來四年應努力落實各項政見之外,我們建議現在可以立即在新國會及新內閣組進行下列作法,向全民展現蔡總統第二任新政的改革氣象,以及落實性別平權的魄力:
一、新國會的女性比例首度突破四成,民進黨既然掌握國會過半,所推出的立法院院長、副院長人選當中,應至少有一位女性,以表示對超過人口半數的女性選民之重視,並藉此展現落實性別平權之決心。
二、蔡英文總統 520 就職後,新內閣組成應符合「任一性別不低於三分之一」之性別平等原則,亦即女性比例應超過三分之一,以兌現早該實現的政治承諾。2016 年婦女節前 14 個婦女及性別團體召開記者會,共同呼籲內閣女性比例應達三分之一以上,但蔡總統第一任 520 就職時,內閣女性比例只有 10%,倒退回 20 年前的低落水準,令婦團相當失望、「翻桌」抗議。近日蔡總統已指示蘇貞昌內閣留任,看來蔡總統第二任 520 就職時內閣改組的跡象不大,讓我們憂慮難以見到性別政見之實現。我們在此要提醒民進黨政府,此次選舉民進黨的政黨票與蔡總統的得票有 336 萬票的極大落差,可見有部份民眾雖因兩岸與主權議題而投給蔡英文、卻可能不滿內政而改投他黨,因此更應進行內閣改組、提高女性比例,帶給人民新政新氣象。
三、我們期望未來內閣組成不僅要提高女性比例,更應重視其人權履歷與性別意識。我們建議,新內閣所有成員,以及民進黨推出的立法院院長、副院長人選,皆應考量其過去問政表現是否不曾出現性別歧視言行或違反人權的不良紀錄,並有參與性別議題或其他人權相關政策的相關經驗及具體貢獻,或曾經表達支持性別平等及其他人權相關政策的正面表現。
我們不僅對民進黨政府提出上述呼籲要求落實性別平權,同時也呼籲未來各黨立委在政策上皆應考量性別平權。女性立委比例突破四成,我們希望看到量變將帶來質變,因此對各政黨提出下列呼籲:
此時此刻的台灣,女性參政上雖有進步,但距離性別平等的理想還有一大段要努力的空間。如果有一天,台灣政治上的男女參與決策比例,包括內閣組成、民意代表的性別比例,都能夠符合聯合國 50:50 目標的話,屆時我們才能夠不必再特別強調「性別」或女性參政,而讓性別平等成為我們的日常。
支持性平
每月 100 元,支持台灣性平教育持續紮根!
為孩子打造友善平等的校園環境與社會
每個安然活過學生時期的同志都很不容易——談《變成怪獸的同志》
2024 年 7-8 月獲得捐款共 388,429 元,感謝以下 124 位夥伴!
10/17 (四) 把女性主義帶回家:性別入門讀書會 #07 「掃興的」酷兒與女性主義者
脫垮褲救女籃?改變思維比改球衣重要!
《性的解析-美國大學性教育講義1:身體、性別與各年齡層的性》性教育在台灣的翻轉,就從這本書開始
【獲獎名單公告】2023 年第一屆臺灣婦女、兒童人權教案設計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