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性別對話錄:不須誰從誰,創造一場平等的婚禮吧!

劉信秀/整理撰寫

TGEEA的官網中有許多篇反思傳統婚姻儀式的文章,而這些作品其實是協會與臺灣師範大學吳志文老師的合作計畫,在「婚姻與家人關係」課程中邀請同學們重新思考傳統婚禮儀式中隱含的性別框架,並嘗試創造不同的可能性。

這些文章在網路上引起不少迴響,國立教育廣播電台的節目《生活 In Design》也因此注意到這個合作計畫,並在5月9日邀請TGEEA的高芷涵主任與臺師大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的吳志文老師以《性別對話錄:不須誰從誰,創造一場平等的婚禮吧!》為題,在節目上聊聊這門課程與婚姻禮俗中隱含的性別不平等議題。

09:11 為什麼會想設計這門課程,並邀請學生反思婚姻儀式隱含的價值觀?

志文老師提及,兩年前同志婚姻合法化後,自己開始期待參與身旁同志朋友的婚禮,因而延伸注意到過往的婚姻儀式都是以「新郎」與「新娘」為主,包括嫁娶的概念、婚禮蛋糕上新人人偶的動作、紅毯上的交手儀式等等。「這讓我意識到,婚禮中的儀式其實是有性別的,而這個性別並不只是意涵著男性或女性,而是男性在丈夫這個角色上被賦予的期待與規範、女性在妻子這個角色上被賦予的期待與規範。」

志文老師也回憶起自己的婚禮,發現許多婚禮的橋段都承載了對於女性婚後的角色期待,包括生兒育女的責任、婚後以夫家為重等等,但男性卻不一定要面對相同的期待與規範。志文老師也因而開始思考「性別平等婚姻儀式」的可能性,在婚禮中賦予新人平等的期待與祝福,並融合婚姻教育的理念,讓參與婚禮的賓客對於婚姻有截然不同的認識,將有助於推廣、實踐性別平等的理念。無論是同性或異性伴侶的婚禮,都可以跳脫傳統的框架、創意出最適合彼此的儀式,不須一定要區分出是誰「娶」或「嫁」給誰。志文老師表示,有了這些想法後,便希望能將這些概念融入課程、與同學分享,因此便產生了這個合作計畫。

無論是同性或異性伴侶的婚禮,都能以最彼此最舒服、適合的方式進行,不須區分是誰「娶」或「嫁」給誰。

14:37 這門課程為什麼會想和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合作?

志文老師說明,最初是由同性婚姻所引發的反思,因此認為可以找深耕性別平權、性平教育的團體合作,便主動向TGEEA提出合作邀請。「我一開始只是很天馬行空地,邀請我的學生楷綾一起寫了一個簡單的企劃書寄給協會,然後主動聯繫期待可以有機會當面聊聊這個想法。結果才知道,原來協會這邊一直也有在做相關的企劃,就是有志一同吧!」

TGEEA的芷涵主任也分享,自己對於老師提出邀約的信件感到相當印象深刻,因為協會當時正在進行的計畫案也是在社區對不同世代的群眾推廣傳統習俗文化中的性別平等議題,與志文老師的想法相當類似。她表示,協會的計畫案是以40歲以上的長輩為主,因為當初認為年輕族群對於婚姻儀式可能較沒有共鳴,但後續在與老師合作的過程中,發現學生們對於婚禮有許多創意的想法,也激盪出不一樣的火花。

志文老師也補充,由於師大人發系的學生未來可能會從事教育工作,因此也希望能在課程中種下性別平等的種子,爾後學生們成為老師時又能再把相同的理念推廣出去,進而實踐性別平等教育的目標。他也提到,婚禮中的祝福語或司儀的引言也經常隱含著性別不平等的訊息,包括早生貴子、夫唱婦隨等等,因此希望能在課程中引導學生發想出自己想要聽到的祝福或期許,進而翻轉婚禮的內容。

婚禮中的每個環節、儀式,甚至司儀的致詞內容,都可能隱含性別框架或意涵。

21:20 課程中如何引導同學針對傳統的婚姻儀式蒐集資料、進行反思?

志文老師說明,這門課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檢視」,邀請同學們探討現行的婚禮儀式有哪些類型,並瞭解儀式的起源以及不同環節所蘊含的意義等等。

第二個階段則是「反思」,帶領同學思考在婚禮的各個儀式中,有哪些角色可能被忽略。例如:新娘進場時,是由父親在紅毯上將新娘交付給新郎,而其中新娘的母親便是那個沒有被看見的角色。志文老師指出,在課程中會引導同學們思考「為什麼不是由新娘母親進行交付儀式」,進而討論其中隱含的價值觀為何。

最後一個階段是「翻轉」,邀請同學們改造現行的儀式,包括移除不平等的傳統儀式、改變儀式的意義與詮釋,以及增加新的儀式內容等等。

32:59 看到同學的成品時有什麼想法?

芷涵主任分享,自己看到同學們的作品時相當驚艷,認為大家提出的想法都很有創意,有些內容甚至比婚顧公司的企劃更加創新。她指出,現在的婚顧公司雖然會為婚禮儀式發想出新的詮釋,但經常只侷限於執行層面的改變,並未真正反思儀式背後所隱含的框架。她以潑水為例,說明婚顧公司可能會將潑水從「嫁出去的女兒是潑出去的水」改成「即使你嫁出去了,我們還是一家人」。

芷涵主任認為,上述的方式雖然確實有改變,但傳遞出的價值觀仍強調婚姻是女性單方面離開原生家庭、融入男方家庭的過程。相較之下,同學們反而會針對儀式背後的習俗文化進行深層反思,拆解最根本的性別框架,並發想出創意的儀式內容。

芷涵主任提及,有同學選擇保留潑水的「祝福」意涵、捨棄「離別」的象徵性,發想出與水上樂園合作的創意婚禮。將儀式內容改為新人在漂漂河上划船,親朋好友則輪流在岸邊說出祝福的話語,最後所有人一起在終點合照,傳遞對新人的祝福。芷涵主任說,雖然這個想法看似天馬行空,但說不定未來真的有新人可以執行!

延伸閱讀:結婚不潑水怎麼辦?不如一起玩水!跳脫「把女兒送進男方家」的附庸、嫁娶觀念

38:42 志文老師補充同學們翻轉婚禮儀式的提案

志文老師分享,婚禮中有另一個環節叫做「丟扇」,新娘會在禮車上探出頭來、把扇子丟掉,象徵婚後也會把壞脾氣、壞習慣丟掉。志文老師也重現課堂的討論過程,首先帶領同學思考「為什麼新郎不用丟扇?」接著換個角度反思「壞個性一定要丟掉嗎?」最後再邀請大家一起討論出改變丟扇儀式的作法。

志文老師說,有同學發想出用「交換扇子」代替「丟扇」的環節,象徵新人要互相接納、包容彼此的壞脾氣。此外,也有同學表示自己的個性很糟糕,所以要送對方一台「電風扇」!志文老師說,同學們藉由課堂討論關注到許多過往不曾注意、思考的面向,並設計出許多具有性別平等意涵的婚禮儀式,自己也因此有不少收穫。

延伸閱讀:結婚不丟扇!不如改成雙方新人接住對方的扇子,代表接納與包容

43:03 在課堂上有沒有其他的觀察和創意?

芷涵主任提及,課堂中有位同學是馬來西亞華人,而他也從自己的經驗出發,比較馬來西亞華人與台灣婚俗儀式的異同。其中,他特別關注到「奉茶」這個環節,並發現台灣的奉茶儀式多數是在新娘家裡進行,而新郎的親戚長輩會一字排開坐在新娘的家中,新娘則需要一一 從長輩到新郎依序奉茶。

芷涵主任說,這位同學認為奉茶具有「敬老尊賢」的意涵,但對於新娘要奉茶給新郎感到相當困惑,因為這代表新郎的位階與長輩相同,跟新娘間是「上對下」的關係。他也因此提出翻轉儀式的作法,認為新人雙方可以向對方的長輩奉茶,並帶著伴侶一一認識每位長輩,同時也能搭配有趣的互動遊戲讓彼此更加熟悉,呈現類似「破冰遊戲」的氛圍。芷涵主任指出,同學將奉茶儀式中「尊敬長輩」的意涵轉變為「互相認識」、「促進交流」,帶來全新的觀點與詮釋。

延伸閱讀:訂婚時新娘要奉茶給新郎,讓我覺得很不可思議——馬來西亞學生看台灣文定奉茶習俗

課程中,老師會漸進式地引導學生們檢視、反思婚姻儀式中的環節。

46:20 志文老師分享從電影《老大人》獲得的體悟

志文老師分享,電影《老大人》的主角是一位老父親,他在妻子過世後因為一場事故失去自理能力,但他的兒子卻不方便回家照顧他。這時,老父親的女兒自願照顧爸爸,沒想到卻被他拒絕。因為老父親認為女兒已經出嫁,擔心她回娘家會引起夫家不滿,因此不願讓女兒照顧自己。

志文老師表示,上述的劇情也經常發生在現實生活中,女性結婚後須以夫家為重、過世後的墓碑家系也是以夫家為主。而婚禮儀式呈現新人對於婚姻儀式的想像,因此也傳遞了類似的意涵,進而加深婚姻中的性別框架。例如紅毯中的交付儀式便是新娘的爸爸將新娘的手交給新郎,象徵著分離、離別。

志文老師指出,課程中他也會引導同學將「家庭教育」的想法放進來,透過創新的儀式傳遞性別平等的價值觀。例如,將交付儀式調整成新人與父母親共同進場、在場中互相擁抱,再交換牽著對方的父母親,代表兩個家庭是平等地結合在一起,同時也象徵新人未來要共同照顧彼此的家人。

《老大人》的劇情呈現子女婚後的家庭關係可能因性別而有所不同。
圖片來源:《老大人》電影官方海報

50:51 未來是否會延續這樣的課程,還是會有其他的計畫內容?

志文老師說明,當初規劃的課程內容其實更加豐富,是因為疫情的關係才改成在網路上露出文章,「原本想說可以把同學設計的儀式拍成影片,透過角色扮演的方式演出來」。他表示,未來若有機會還是會想嘗試這些實體的活動內容。

芷涵主任則說,TGEEA從成立至今都很關注傳統儀式中的性別平等議題,其中「喪禮儀式」的性別框架可能更難被翻轉。她分享,自己之所以開始關注習俗中的性平議題,是因為三年前參與爺爺喪禮時受到的刺激,「原本在家中沒有感受到性別不平等的對待的自己,還是會在喪禮中經歷很多在暗示『孫女比孫子低階』的儀式。」她補充,協會未來也會想針對生命中不同階段的儀式進行更深入的探討與反思。

《生活 In Design》邀請TGEEA高芷涵主任與臺師大吳志文老師上節目聊聊「婚姻與家人關係」課程的合作計畫。
按讚或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