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從體驗到敘說: 看見多元家庭的真實存在|繪本與《扮家家遊》

文 / 劉宜

故事是從「另類媽媽」開始的……

讀大學的時候,西方的繪本故事開始引進臺灣,好朋友送了一本The Troublewith Mom《我的媽媽真麻煩》給我,故事中的巫婆媽媽從裝扮到個性都很不一般,主角的同學們愛死這個另類的媽媽,但是大人們卻不能接受,不准孩子到主角家玩,直到巫婆媽媽挽救學校失火的危機,才被其他爸媽接納。暫且先不討論,為什麼不一樣的人總是要展現了某種突出的能力或技藝才會被認可,這個巫婆媽媽讓我看見的是:幽默—參加班親會,遇到不友善的家長們,就把他們變成蟾蜍、果決—把酗酒的爸爸關在瓶子裡,除非他能戒酒,和赤子心—所有小朋友都愛死她了,如果可以,我也好想有個這麼另類的媽媽。

圖片來源

除了媽媽角色很特別,這個家庭也很不一樣,家中雖然有爸爸媽媽,但是因為酗酒而被關起來的爸爸,其實並沒有角色上的功能,當時的我看見了一個在受教育過程中,沒有機會看見的「不一樣」的家庭樣貌。當了老師之後,翻閱教科書,看得見的媽媽角色,是無怨無私為家庭付出,只有背影沒有個性,是偉大的存在,卻不是活生生有喜有怒的人。而教科書所提到的家庭,只有大家庭、核心家庭與小家庭三種型態,這些家庭型態的共通點是結構完整,都有爸爸、媽媽和一雙兒女。站在講台前的我,很清楚座位上那些純真雙眼的背後,並不全然來自這樣的家庭,他們能在書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嗎?

社會的氛圍瀰漫著,孩子不與父或母同住,就是一種不幸的風氣,所以,媒體常呈現少了父或母一方的孩子都很可憐,於是,在校園中也常聽到學生說:某某人很可憐,因為他/她沒有爸爸或媽媽。這樣的說法,我並不贊同,家庭結構完整並不等於幸福家庭,許多學生家中有父有母,但是卻沒有相對完整的功能提供照顧或關懷,而幸福的感受,應該是個人的,而非外界評斷加諸的。教科書所呈現的家庭及父職母職過於狹隘,我想讓孩子看見不一樣的世界,就像The Trouble with Mom 的巫婆媽媽打開我的視野,於是,我開始在教學生涯中,利用繪本說不一樣的家的故事。

圖片來源

從繪本認識不一樣的家

一開始,與家庭有關的中譯繪本不多,我常使用的和家庭型態有關的是《媽媽的紅沙發》、《爸爸媽媽不住在一起了》、《好事成雙》這三本。

《媽媽的紅沙發》是外婆、媽媽和主角組成的三代單親家庭,一起完成夢想的勵志故事,和低年級的孩子分享,他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慢慢存滿錢的玻璃罐與坐在紅沙發上的一家人。有孩子留意到這個家庭的組成不太一樣,「這個家裡沒有爸爸」、「他們是單親家庭」孩子們如是說。我回應孩子們:「好像是喔!那你們覺得這一家人過得幸福嗎?」,孩子們點點頭。

圖片來源

《爸爸媽媽不住在一起了》、《好事成雙》兩本繪本主題都是父母離婚,前者有一些淡淡的憂傷,故事是主角描述她分別與爸爸媽媽的生活情景,透過主角的眼光去呈現不能同時和父母住在一起的心情與疑惑,閱讀這個故事像是在讓孩子學習接受父母離婚的事實,撫慰正在面臨父母離婚孩子的心靈。後者很有趣味性的將主導父母離婚的角色設定為孩子,孩子受不了生活喜好差異大而互相厭惡對方的父母,決定幫父母舉辦離婚典禮,讓兩人從此各過各的幸福快樂的生活,這個故事進一步的讓孩子在閱讀時,感受並體會到離婚並不一定是不好的事,進而能接納單親家庭的存在。

圖片來源

隨著時間的推移,與家庭議題相關的中譯繪本愈來愈多元,有收養議題的《我出生的那一天》,有重組家庭故事《記憶的項鍊》、《誰來我家》等。這幾年,更有了本土創作的《阿肯的歡樂之家》,描述一群同志朋友共組家庭的故事,第一次跟孩子們分享這個故事時,孩子們對這樣由同志朋友組成的家感到好奇,孩子們提了很多的問題「他們為什麼不能結婚?」、「都是男生住在一起,家裡會不會很髒?」、「九個人一起住,要買很大的房子,應該很貴吧!」、「男生喜歡男生,很噁心!」、「這樣算是一個家嗎?真的有這樣的家庭嗎?」。孩子的問題反映出對同志的不理解與對家庭的刻板印象,課堂的共讀與討論,讓孩子打開視野去認識同志的真實存在,以及,對家的需求是每個人都一樣的。

2017 年,同志家庭主題的《一家三口》、《爸爸的室友》中譯繪本上市,《一家三口》以企鵝為主角,描繪出不論是異性戀或同性戀者,都可能有成家或養兒育女的渴望;《爸爸的室友》則平鋪直敘的將同志家庭的生活現況呈現,閱讀故事,會發現同志家庭和異性戀家庭日常的一天,沒什麼不一樣。讓孩子更有機會從閱讀中,理解什麼是同志家庭。還有新移民家庭主題《我的媽媽種野蓮》的故事,讓新移民家庭被看見被認識。這些不一樣的家庭故事,呈現不同家庭型態中的成員細緻的生活情境與心情,不論是老師引導討論或是孩子自己閱讀,都能些許的模擬體驗到他人的人生。

談多元家庭,不只是認識多元的家庭型態,孩子們認識了這麼多不一樣的家庭,要如何更真實感受那就是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家中度過的生活,而不只是個故事。因此,除了故事性的繪本,我還跟孩子們分享The Family Book《家庭大不同》和The Great Big Book of Families《各種各樣的家—家庭大書》。這兩本書不說故事,不只談型態,是真實生活的每一天,例如:不同家庭中的成員有哪些人?;家人的每一餐吃什麼?不同的家庭居住在什麼樣的地方?家人如何共度節日?家人的工作是什麼?……等等,最後,不論各種各樣的家庭生活有什麼不同,家人會彼此共享歡樂和分擔痛苦,彼此支持,這就是「家」的意義。

《扮家家遊》—說一個家的故事

2010 年,與臺灣性別平等教育的伙伴們開始策劃一套能讓孩子自學認識性別議題的教材,歷經多次會議討論,最後將主題聚焦「多元家庭」,教材則以桌遊呈現,這個桌遊遊戲的機制最終要以牌卡說出一個家的故事。在遊戲的雛形完成後,我開始在班級與孩子試玩這套桌遊。第一次試玩,我只講解了玩法,就開始讓孩子們進行遊戲,孩子們需要配合房屋卡上的人物設定,在收集完人物卡後,說一個故事,才能得分。印象最深刻的是孩子們對於這些家庭的組成覺得既陌生又奇怪,他們問得最多的問題是:「這樣真的是一個家嗎?」/「這樣怎麼組成一個家啦?」。人物卡有不同國籍,有不同族群,有的組合出現了兩個同性別的大人,有的組合中的大人和小孩不同國籍,有的組合中只有老人,有的組合只有一個人,第一次的試玩經驗讓我最感動的是,孩子們絞盡腦汁完成一個又一個的家庭故事,即使有些故事不合邏輯、有些故事草草帶過,但竟然都沒有一些歧視性的語詞出現,過程中,我只稍微說明了同志家庭的含意,這個經驗讓我對這套桌遊的信心大增。

2012 年,《扮家家遊》正式出版,其中的人物卡融入了多元性別特質、多元族群、國籍的特色,在開始玩遊戲前,我會讓孩子們想像一下這些不同人物的個性、興趣,等到開始進行遊戲後,在說故事時,這個家庭中的人物,就可能多了些真實性。除了帶學校的孩子玩桌遊,我也有些機會在不同場合帶成人玩,在這許許多多的帶領場次中,大多數時間,我扮演著聆聽與觀察的角色,我觀察到敘說故事的同時,其實反映的是每個人的生命經驗、價值觀與視野,而成人對同志議題的避而不談或忽略其中的可能性,其實也恰好反映出,目前社會對同性婚姻議題的爭議現況。

《扮家家遊》不僅僅談多元家庭,遊戲中的三種牌卡:人物卡、生活卡與房屋卡,呈現了台灣社會的多元文化樣貌,2017 年新推出的補充卡名為《不簡單的生活》,更進一步的細緻化多元家庭議題,例如家庭可能遭遇變故、家庭可能有新成員,家庭面對不同的挑戰。有樂有苦的家庭生活,讓參與遊戲的人能更深刻體驗,除了家庭型態的差異,每個家庭面對的真實生活其實可能都是大同小異的,那麼,偏見能不能在這樣的理解中慢慢的被化解呢?

何以成為一個「家」?

「何以成為一個『家』?」是我上學期帶著孩子以媒體識讀方式解讀教科書時的提問,教科書在這些年有了一些進步,除了前述提過的三種家庭外,開始出現單親家庭、隔代教養家庭、兩人家庭等多元家庭的描述,然而字裡行間卻仍充滿刻板印象。學校是縮小版的社會,在這個場域中,家庭常成為歧視的來源,單親、隔代教養、新移民家庭容易被標籤為功能不彰家庭,同志家庭則是被視而不見,於是,我們在課堂討論「何以成為一個『家』?」,我希望打破所謂優勢家庭或弱勢家庭之分,讓孩子去思考「什麼是『家』」?家的組成有人、有愛、還有真實的生活互動,毋須比較。

從閱讀繪本,作為一個他者去想像故事中的多元家庭生活,到玩桌遊,將自己模擬置入於一個多元家庭情境,並敘說自己的家庭故事,這樣的過程,是不是能讓來自典型家庭的孩子,滋長出對多元家庭孩子的理解與包容;讓來自多元家庭的孩子,對自己的家庭多一分肯定與自豪,我想是的。當然,我並非無條件樂觀的認為透過閱讀或玩桌遊,就能一蹴可幾的改變,但是,總有那麼一些期待,生活是如此的不簡單,我希望陪伴孩子真實感受在不簡單的生活背後,是活生生的每一個人,在家庭中、在關係中不一樣的每一天。繪本故事的閱讀,提供孩子們一個想像或模擬他人生命故事的機會,而《扮家家遊》讓孩子從體會角色的歷程中,自我敘說一個家的故事,可以是參與式,可以是虛構的,因為遊戲中有機會聆聽、有機會說,於是,理解、接納與尊重多元家庭的存在,就可能在其中慢慢的萌芽滋生!

按讚或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