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5 年 2 月 28 日(五)14:00-17:00
- 地點:台灣同志諮詢熱線
- 與談人:楊雅捷(茉莉小學堂)、Darcy Weaver、Yasmine Ben Abdessalem、Jessica Steffens
- 主持人:政庭
林祐緯(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教育推廣專案經理)/整理撰寫
這次的座談會舉辦在2月28日,一個對台灣來說極具歷史意義的日子。主持人政庭開場時特別提到,228 事件對台灣人權發展有著深遠影響,而性別議題亦是人權核心概念中的重要一環。
本次座談會的主題為 「全面性教育」(Comprehensive Sexuality Education, CSE),這是一項獲得聯合國認可的教學過程。性教育是台灣性平教育的一部分,但目前仍存有許多保守、禁慾式的教學方式,因此,性平協持續推廣 CSE,並致力於豐富教學資源,其中網路資源更是數位時代下一個非常重要的媒介。然而,教學資源的設計仍需從兒童與青少年的角度出發,因此,如何讓兒少成為設計課程的主體,仍是需要進一步發展與討論的方向。

動畫改變世界:AMAZE 如何用 3 分鐘打開兒少的性教育視野?
首先,我們邀請到來自美國 Advocates for Youth 副執行長 Darcy Weaver,為我們介紹該組織旗下的計畫—AMAZE。AMAZE 以製作正向、適齡且基於實證的性教育動畫影片為目標,致力於降低學習過程中可能面臨的尷尬或羞恥感。
Darcy 分享,AMAZE 起源於一次旅行,創辦人到越南參加了一場年輕人舉辦的藝術展,展覽透過動畫傳授性與生殖健康知識的創新教育方式啟發了創辦人,並促使了 AMAZE 的誕生。最初,影片的目標受眾為北美兒童,但隨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合作邀請,AMAZE 逐步拓展至拉丁美洲,並最終推廣至全球。

目前,AMAZE 每兩週便會研發新影片,目前網站上已有超過 300 部影片、1800 種改編版本,並提供超過 70 種語言字幕。這些影片主要可以分為三種類型:
- 標準影片:提供性與性別知識。
- Ask AMAZE:針對兒少的疑問進行解答。
- Amaze Junior:針對家長提供與孩子溝通性教育的建議。
在製作這些影片的過程中,AMAZE 秉持著三大核心原則:
- 專家的技術支援——由性學或醫學專家提供專業建議,以確保內容具有實證基礎,並掌握最新議題與可能存在的知識落差。
- 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依循國際標準,確保內容符合 CSE 的核心理念與實證基礎。
- 兒少視角的驗證——邀請 10~16 歲的兒少大使參與諮詢,確保影片內容風格幽默有趣、不過時且能吸引目標受眾。
這些影片不僅在社群媒體上累積上億次觀看,亦廣泛運用於課堂之中,因此其影響力遠超過其觀看數據。此外,影片底下附有各類資源,如家長指南、兒少的額外學習資源,以及供教育工作者與 NGO 工作者所使用的教案與倡議工具。
近期,AMAZE 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曼谷分會及聯合國人口基金會(UNFPA) 合作,開發了 15 套可以結合 AMAZE 影片的教案。Darcy 強調,這些教案的價值在於他可以幫助當地教育工作者,以解決教師面對性教育課程時的不知所措,並提升教學效能,因為老師時常花費過多時間與心力引導學生。
此外,AMAZE 的影片亦成為 NGO、診所、自媒體等工作者或倡議者的重要素材,且免費提供的性質亦促進了廣泛的運用。然而,為確保影片可以貼近不同文化,AMAZE 也鼓勵合作夥伴添加翻譯字幕、重新配音,甚至根據當地文化調整角色形象。Darcy 提到,AMAZE 也與 Kahoot! 合作,讓學生透過測驗加強影片學習的效果。
座談會中,來自新加坡的女性主義組織工作者也表示,他們會使用 AMAZE 影片進行討論,並針對其價值給予了高度肯定,因為這些影片能在短時間內清楚解釋性與性別議題,為倡議與教育提供了具有經濟效益的工具。花蓮的一位教師也分享,他曾在課堂播放《My Friend is Transgender》,以確認學生對多元性別的態度,結果學生反應非常正向,但部分家長卻表達強烈反對,幸好另一部與家長分享如何談論性教育的影片,有助於緩解他們的焦慮。

針對這些分享,Darcy 進一步說明,選擇影片作為性教育的媒介有其重要性。根據 UNESCO 的研究,兒少佔全球網路使用者的三分之一,且開發中國家男性的網路使用率持續增加,進一步加劇了這些國家的性別數位落差。因此,AMAZE 希望透過網路觸及更多年輕人,提供具實證基礎且包容性的性教育內容,以促進知識普及與轉化態度。
此外,對兒少來說,觀看影片是他們習慣的學習方式,相較於傳統文本,影片能更有效吸引注意力,透過幽默的動畫設計,可以使學習變得更有趣,也讓兒少更願意主動接收這些資訊。對此,影片的優勢在於:
- 增加吸引力——動畫的趣味使學習更輕鬆愉快。
- 提升效率——相較於文字,影片能更直觀地傳遞清楚、一致且具實證基礎的知識。
- 確保內容可近性——隨時可觀看的特性,提供了不同的教學風格與學習需求,並提高障礙者的學習可及性。
- 提升教育影響力——教育工作者可在課餘時間利用影片進修,提高自身性教育知能。
Darcy 也特別提到,YouTube 授予了 AMAZE 官方認證使用者標章,有助於提升影片的可信度與推廣效益。此外,影片還能為兒少提供安全的學習環境,促進相關討論與批判性思考。
一位與會者表示,影片能在短時間內簡化複雜概念,這點對台灣性教育時數過少的困境也提供了具有價值的幫助。由於教師往往缺乏足夠的時間細講性教育內容,如何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並傳遞正確資訊成為了關鍵。
來自澳洲的工作者也分享,在性教育資源受限的國家,性教育往往被排除於學校課程之外,而影片的便利性,使其成為了這些地區學生獲取性知識的重要管道。他也指出,影片對於不愛閱讀的學習者特別有幫助,讓他們能以更直覺的方式快速吸收資訊。
花蓮的一位教師則表示,若影片角色形象能貼近當地兒少,學生會更容易產生共鳴與理解影片內容。同樣地,來自日本的工作者也分享到,日本學校提供的性教育極為有限,因此他也會鼓勵學生回家自行觀看 AMAZE 相關影片。然而,由於日本對成人影片的管制較寬鬆,許多年輕人更容易接觸到色情內容,這對正確性知識的傳遞產生了挑戰。他感嘆,若 AMAZE 類型的性教育影片能與成人影片的數量相匹敵,將能對年輕人產生更廣泛且深遠的影響。

對此,Darcy 分享了幾項製作性教育影片的核心原則,以確保影片內容能有效吸引兒少:
- 設計具有共鳴的角色與場景——以貼近兒少生活經驗的角色與場景,提高代入感與學習動機。
- 運用幽默元素——透過風趣、輕鬆的表達方式,讓學習過程更愉快,降低敏感議題帶來的不適感。
- 影片內容應精簡且聚焦——避免冗長、確保資訊清楚易懂,符合兒少的專注力範圍。
- 保持中立且不帶批判性——內容應基於客觀事實,避免帶有主觀立場或道德判斷,以利促進開放的討論。
而這些原則的核心目標皆在於:吸引兒少注意力,讓性教育內容更具吸引力、有效性與可近性。
最後,有參與者詢問要如何檢視相關成效。對此,來自日本的工作者分享,他們會在演講前後進行問卷調查,主要關注於學生感興趣的內容,並測試其知識、態度與技能。他強調,這並非考試,而是以學生的感受為核心,而回饋通常是正向的。Darcy 則回應,他們主要參考觀看次數作為成效指標,認為超過一億次觀看即是成功。此外,他們也曾在盧安達進行相關研究,結果亦顯示極為正向的影響。
兒少參與不是口號:CHOICE 如何推動以兒少為中心的倡議?
為了呼應 CSE 「以學習者為中心」 的核心精神,接下來將由荷蘭 CHOICE for Youth and Sexuality 的 Jessica 來為我們分享兒少參與的重要性。CHOICE 是一個青年主導的組織,所有志工、員工及董事會成員皆未滿 30 歲,他們致力於提升全球年輕人在性、生殖健康及情感關係上的決策能力。而 CHOICE 在兒少參與方面的豐富經驗,為我們在設計兒少導向的性教育課程時,提供了寶貴的參考與啟發。

Jessica 提到,在倡議與推動兒少參與的過程中,CHOICE 始終秉持 CSE 的核心精神,即:
- 每個人皆擁有身體自主權與性權。
- 對性議題應保持正向且開放的態度。
- 勇於挑戰現況,並提供必要的支持。
此外,Jessica 特別強調,對於青年組織而言,「好玩」 是關鍵,因為只有透過有趣且具吸引力的方式,才能激發更多創意與參與動機。而青年組織的最大優勢在於,他們最了解自身的需求,因此讓兒少真正參與決策,才能確保政策或課程設計貼合現實需求。
為了形象化兒少參與的概念,Jessica 以花朵作為比喻,強調兒少的參與需要在適當的環境下才能茁壯成長:
- 「空氣」——包容與友善的環境:
兒少群體並非單一個體,因此需要一個充滿包容性的氛圍,確保所有多元的聲音都能受到傾聽。 - 「根」——選擇自由、資訊透明、發聲權與責任:這些要素為兒少提供穩固的基礎,讓他們擁有自主權並能負責任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 「葉子」——兒少的表意權:兒少應該擁有充分表達意見的機會,並確保他們的聲音能夠真正影響決策。
- 「花瓣」——不同的參與模式:兒少的參與形式具有多樣化,確保他們能以最適合自己的方式發聲與行動。
- 「螞蟻」——威脅與挑戰:兒少參與過程中可能面臨許多挑戰,如形式主義(僅象徵性參與)或受成人操控,而這些都會削弱兒少的真正影響力。
Jessica 進一步指出,兒少參與可依據其自主程度分為四種主要模式:
- 由大人主導:主要由成人負責決策,兒少僅參與部分活動。
- 由青年主導:由青年發起並主導,但可能仍依賴成人的指導與支持。
- 夥伴關係模式:青年與成人共同合作,決策權較為平等。
- 青年完全主導:由兒少全權負責決策與執行,成人僅提供必要資源或指導。
然而,Jessica 強調,世界上並不存在「最佳」的參與模式,仍應根據不同的文化背景、組織需求及兒少的能力靈活調整,確保參與真的有意義且具影響力。
在理解兒少參與的核心精神後,CHOICE 的 Yasmine 為大家介紹「倡議」的概念,因為這是 兒少參與最直接且具體的方式。
Yasmine 指出,倡議並無單一明確的定義,但總體而言,它是一個建立支持、採取行動以推動改變的過程,而其最重要的目標即是發揮影響力。倡議的範圍可大可小,小至影響周遭的人,例如與祖母討論墮胎議題;大至改變國際政策,例如參與聯合國的決策過程,影響全球兒少相關政策的發展。

倡議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能幫助人們探究問題的根本原因,並推動實質性的社會變革。此外,Yasmine 也強調,雖然倡議通常與特定議題直接相關,但對於兒少而言,資金資源的取得 也是推動倡議的重要環節,應該被納入考量,而不必然視為排斥對象。
Yasmine 進一步分享了幾個推動有效倡議的核心要素:
- 保持熱忱——對於倡議的議題要充滿熱情,才能持續推動改變。
- 具備清晰願景——確保倡議目標明確,並能清楚傳達核心訴求。
- 善於溝通與合作——有效的倡議需要建立聯盟,與不同夥伴協作,才能擴大影響力。
- 堅持核心價值——在倡議過程中,必須保持初心,不因外在壓力而妥協關鍵原則。
Yasmine 進一步指出,旅遊與國際交流也是提升倡議能力的有效方式。透過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可以:
- 拓展視野,學習新的倡議策略。
- 建立全球夥伴關係,促進跨國合作。
- 參與國際會議,如聯合國倡議活動,以提升影響力。
例如,CHOICE 在紐約與日內瓦均設有常駐代表,負責不同的倡議任務:
- 紐約代表處——專注於議程設定、與各國代表交流,並關注國際議題的發展。
- 日內瓦代表處——聚焦於人權保障,確保問責機制的運作,並監督政策執行的落實狀況。
最後,Yasmine 再次強調,兒少參與倡議非常重要,因為這是兒少發聲並改變社會的機會,並符合 《兒童權利公約》中對兒少表意權的保障。此外,尊重兒少的聲音也能幫助成人從不同的視角思考問題,促進更包容、多元的政策與社會發展。
AMAZE 與談:性教育動畫如何在演算法的縫隙中尋找出路?
在精彩的演講後,我們邀請到「茉莉小學堂」的茉莉來擔任與談人,以促進與講者間的交流與討論。茉莉目前在醫院擔任研究護理師,並積極透過 Instagram 推廣性教育。
茉莉分享,在實踐過程中,他發現娛樂化的傳播方式是推動教育的最有效途徑。然而,隨著短影音的興起,人們的注意力逐漸縮短,導致長影片不再受到演算法青睞。對此,他好奇 AMAZE 是如何應對這樣的挑戰?

Darcy 回應道,AMAZE 的影片通常會控制在三分鐘以內,但近年來,隨著 TikTok 等短影音平台的崛起,他們逐步將影片縮短至一分鐘左右。此外,他也聽聞有合作夥伴會利用 AMAZE 的影片製作「反應影片」,以提升觀看率。
然而,茉莉進一步指出,一些社群平台的演算法對性相關內容較為不友善,甚至有嚴格的審查機制,在這種情況下,該如何推廣性教育影片?又有哪些內容較容易遭到下架?
Darcy 表示,這仍然與各國法規密切相關。例如,在哈薩克等中亞國家,性教育影片較容易通過審查,而在拉丁美洲國家則較常面臨下架風險。此外,若影片涉及墮胎或 LGBTQI 相關議題,也時常遭遇挑戰。
茉莉接著分享,他在推廣性教育時,仍主要以異性戀視角進行內容設計,這常引發不同意見:有些粉絲認為 LGBTQI 議題提及過少,而另一些人則覺得相關內容過多。在內容呈現上,又該如何拿捏平衡?或何讓異性戀者更願意點擊這類影片?
Darcy 建議,YouTube 的標題與縮圖設計至關重要,而在社群媒體投放廣告的成本也比許多人想像的更低。至於如何吸引對特定議題不感興趣的觀眾點擊影片,AMAZE 目前尚無確切的實證策略,但他們始終相信,幽默與趣味性是最有效的方式。
最後,茉莉詢問了 Darcy 相關的本土化挑戰,其中性教育的起始年齡是一大爭議點。他指出,雖然台灣的性教育學會傾向於推行較為保守的「禁慾式」教育,但它仍是台灣教育界較具代表性的機組織。然而,該學會時常主張性教育應進行本土化調整,而非直接套用國際標準,但其主張卻時常偏離了 CSE 的核心價值,如人權與積極看待性的觀點。
對此,Darcy 認為,第一線教育者是最了解學生需求的人,因此透過在地夥伴分享影片至關重要,而 AMAZE 的影片亦是基於 CSE 精神製作,因此在實際應用時,能兼顧 CSE 與本土化的需求。他強調,性教育應該從出生開始,但他也好奇台灣民眾對此的看法。
茉莉則回應,根據他的觀察,台灣 35 歲以下的年輕人應該普遍認同 Darcy 的觀點,但是否能真正落實,仍然存在變數。
CHOICE 與談:如何讓兒少的聲音真的被聽見?
茉莉接著談到,雖然自己並非兒少專業背景出身,但對於兒少參與議題也十分關注。他觀察到,台灣的倡議者經常被標籤為「異端」,若高中生公開表達對教育體制的不滿,也時常遭受攻擊。因此,他詢問 CHOICE 成員,在推動兒少參與的過程中,要如何確保倡議者的人身安全?
Yasmine 回應,在聯合國機制下,有一種「平行報告」的制度,它允許 NGOs 或個人在言論自由受限的國家匿名提交報告。此外,加密通訊軟體的使用也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以確保倡議者能夠安全地交換敏感資訊。
茉莉進一步追問,在推動兒少參與時,如何確保兒少的意見是發自內心,而非受到成人影響?
Yasmine 認為,關鍵在於提供兒少全面的資訊,讓他們擁有充分的知識與選擇權,而非僅僅依循成人的指導行動。Jessieca 補充道,CHOICE 會與兒少共同設計培訓課程,確保課程內容符合他們的興趣與需求,這樣不僅能提升參與度,也能確保他們的聲音真正被聆聽。
然而,茉莉仍擔心,兒少的表達是否足夠具體,是否可能淪為形式上的參與?
Yasmine 表示,在兒少參與的過程中,關鍵在於讓他們找到自己擅長或感興趣的領域。尤其在性與生殖權利的倡議中,最終仍需回歸具體案例(如數位性暴力),並進一步轉化為行動方案。
最後,茉莉好奇,在兒少與成人意見產生衝突時,要如何權衡最終決策?
Jessica 認為,衝突在倡議過程中時常發生,無論是兒少或成人皆不例外。因此,關鍵在於提供一個安全的溝通環境,並在討論前設立明確的規則,以確保「尊重」、「協商」、「自在」與「有意義參與」等核心價值得以落實。

結語
活動最後,Darcy 再次提醒大家,許多兒童與青少年早已接觸成人影片,但其中充斥著許多不健康或不切實際的內容,因此教師應正視這些現象,並努力矯正錯誤觀念。
而座談會也在 Darcy、Yasmine、Jessica、茉莉、工作人員與參與者的感謝聲中圓滿落幕,因為大家都是推動性平教育的重要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