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劉育豪
日前兒童晨會,天文組長在台上宣達完相關事項後,某行政人員接過麥克風,面帶笑容說著:
「我們學校本位課程是『天文』,老師們都很厲害,所以小朋友可以學到很多,尤其是男生啊,要多學一點,以後交女朋友的時候,就可以說給她聽,會很棒喔!」
我在台下雖然站著,卻感覺如坐針氈,這就是我們的「性別」、「教育」。 這位行政人員的談話,突顯了幾個問題:
異性戀中心
多數的教育工作者,總把整體學童全都視為異性戀,但依人口比例言,真是這樣嗎?台下的男學童有沒有可能是多元性別(現下或未來的認同)?即使只有一個,聽到這樣的話,他要如何找到自己位置?
固著的兩性交往文化
為什麼總是男生追女生?女生追男生,行不行?女追男的圖像為什麼總是不被提及?女生的能動性有沒有被鼓舞出來的可能?
科學是男生的事
天文之為一項科學知識,為什麼需要多學的是男生?女生不能親近嗎?對它有高度興趣的女生,是否就此被噤聲?我們的科學教育,還要繼續這樣壓抑女生?短短一段話,卻有這麼多bug,令人其實很難過。
性別平等教育法業已實施12年,不能說全然沒有成效,但實際上的狀況,就如前述那樣叫人尷尬。最缺乏性平觀念的人不見得是孩子,有可能就是教育工作者本身! 正因為如此,我們更不能讓性平教育退出基層校園。
性別平等教育,不只以法條內容保障性別多元、非預期懷孕…等等非主流孩子,同時,它也提醒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對於各種殊異性別表現的學生,要正視,要肯認,要積極捍衛他/她們的真實存在,進而用力維護他/她們的基本受教權。我認為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多數的教育工作者在師資培育過程中,其實沒有受過太多性別課程的訓練,以至於進入教育現場後,往往帶著過往生命經驗與刻板印象(甚至是信仰理念),對待個性迥異的孩子、處理孩子的種種狀況,造成某些傷害不自知。
寬待一點說,這不是個人的錯。檢討個人不是重點,反之,我們要從結構上來改變。性平教育施教於校園內,恰也是教育工作者在精進性平意識與知能上的推動力道。當然,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打開心胸,讓平等的概念滲入身體,開放性地去理解,才有可能更進一步地促成校園內的質變,引導學生「認識自己、看見差異、欣賞多元、實踐尊重」──這些價值更是教育工作者自己也應該擁抱認同的。
當教育工作者的性平意識與知能發展充份了,回到前述的說話,把它改成:
「我們學校本位課程是『天文』,老師們都很厲害,所以小朋友可以學到很多,不管男生女生,都要多學一點,以後交男女朋友的時候,就可以說給對方聽,會很棒喔!」
這樣是不是就性別友善多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