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探訪瑞典性教育協會(RFSU):性與生殖正義運動的先驅者

瑞典性教育協會(RFSU, Riksförbundet för sexuell upplysning/The Swedish Association for Sexuality Education)是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TGEEA)在倡議路上深受啟發的團體之一,他們致力於性別平等、全面性教育(Comprehensive Sexuality Education)與性權的倡議。

這次,透過 RFSU 資深成員 Hans Olsson 的分享,我們得以一窺 RFSU 推動的創新方案,以及他們如何透過草根運動,成為如當今瑞典極具影響力的 NGO。

性權運動的先鋒

RFSU 創立於 1933 年,由 Elise Ottesen-Jensen 與一群醫師、社運人士及記者共同發起。當時的瑞典社會幾乎沒有關於性權和性教育的討論或保障。Ottesen-Jensen 最初是位記者,他進入瑞典的鄉間社區演講,提供實用的性健康與避孕知識。儘管當時的法律禁止傳播避孕資訊,他仍協助女性嘗試使用子宮帽。他的行動延續了瑞典首位女醫師 Karolina Widerström 的努力,後者自 19 世紀末便開始倡導性教育和女性生殖健康。

這樣的草根起源,奠定了 RFSU 的使命,也就是推動結合「公共教育」與「法制改革」的倡議,包括推動人工流產合法化、同性戀除罪化,以及解除對避孕資訊的禁令。自創立以來,性教育也一直是 RFSU 的核心工作,特別是針對青少年與相關專業人員。

以教育為本:全面性的推廣策略

如今,RFSU 的工作深植於教育推廣與政策倡議兩大面向。已在 RSFU 工作 25 年的 Hans Olsson 強調,RFSU 的獨特模式在於「賦能」,而非「取代」教師。透過培訓與設計適齡教材,協助教師在課堂中更自在、更有信心地引導敏感議題。例如,出版專為 10–13 歲兒童設計的教材《世界上最重要的書》(The World’s Most Important Book),以及提供給 9–11 歲兒童的性教育小刊物《WOW》。

然而,RFSU 的工作範疇遠不僅限於學校教育。他們也在會在年輕人常出沒的音樂祭中,宣導營造安全氛圍、預防性暴力的重要性;透過在監獄中的工作坊與對話,與弱勢群體建立連結;同時,也為移民與身心障礙者提供客製化的資源。此外,位於斯德哥爾摩的 RFSU 性健康診所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包括性醫學、心理治療、伴侶諮商與性病檢測等。

在國際連結方面,RFSU 也與來自玻利維亞、柬埔寨與肯亞等國的組織合作,提供支持並共同推動倡議;此外,他們也透過歐盟與聯合國等網絡進行政策倡議。RFSU 亦是 1952 年成立的「國際計劃生育聯盟(IPPF)」的創始成員之一。

面對當代挑戰:應變與創新

即便瑞典長期被視為進步國家,RFSU 於今日仍面對諸多挑戰。Hans 特別指出,國際情勢的發展。例如,美國川普政府推行的「全球禁援條款」(Global Gag Rule),就嚴重衝擊了「性與生殖健康及權利」方面的國際援助推進。

在瑞典國內,保守派與反性別(anti-gender)運動的興起也帶來意識形態上的挑戰。為持續推動工作,RFSU 滾動式調整其對外傳達的訊息與相關專案內容,包含積極回應數位媒體對年輕人人際關係的影響,以及在性教育中納入心理健康支持等,這些都展現了 RFSU 對時代需求的回應與承諾。


全球串連:在地差異中的共同挑戰

與 RFSU 的交流讓我們深刻意識到,即便處在不同的文化與政治背景,世界各地的性教育推動者面對的挑戰仍然非常相似。瑞典與台灣雖然有著截然不同的社會脈絡,但雙方的經驗都證明了,持續的倡議及深耕社區的教育,能夠翻轉大眾的觀念,並推進性權的進展。

未來,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也期待與 RFSU 有更多合作與交流的機會,在全球追求性別與性權正義的運動中攜手並進。

按讚或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