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性好創意X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 聯合記者會新聞稿 2018.1.17 這是一次結合了各方女力的文創企劃,由友
依照「傳統」,初二是出嫁女兒回娘家的日子,對於生存在極度父系思想社會中的女性們來說,這 算是某種程度上的保障,
看見「生活中」的性別議題,並沒有想像中容易。雖然早年台灣法律的「父(夫)權優先」條文已不復見,但是在百姓心中,
各位年輕朋友們,是不是覺得「傳統」已經洗牌,「習俗」也離你很遠? 愛注意!其實傳統習俗中的性別刻板印象,才是最
文/楊佳羚 就在媽媽決定不要化療的那個下午,她跟我說:「我以後要海葬,等爸爸百歲之後,我們兩人要一起雲遊四海。
文 / 蘇芊玲 紅燭、禮炮、鮮花,大夥一片喜洋洋; 擲扇、潑水、踩瓦,新娘總有些無奈。 「禮」本是規範、是限制
「翻轉習俗得聖筊」活動經過數個月的徵件及評審,終於圓滿落幕了!感謝所有的來稿者/分享者,以及所有參與和協助活動
文/蘇婷玉 圖中新娘拿的扇子,大概是很多已結(過)婚的女性難忘的一幕。記得2004年我結婚的那一天,新娘車要開
文/soso 重男輕女的習俗長久以來深深烙印在很多人身上,但我從來沒有想過,女人內衣褲的身分竟是如此卑微低賤,
文/允晴 五年前的深冬,一個純樸的鄉下學校。那一天,一位師長沉重的打開教室的門,原本氣氛熱鬧的電腦教室,忽然之
文/石宗渝 當我們一出生時,父母或是家中長輩給了我們一個名字,可能是期許、紀念,又或者另有其意,無論如何,沒有
文/江欣惇、張智昇 這門封和門聯的照片,一個是我的婆家、一個是我的娘家,門封和門聯都是家中除夕當天會更新的東西
文/李凱崴 三年前,一個清晨,打破了我所認知的家庭 外公過世了,起初我毫不在意,認為就是人生的終點罷了。但接下
文/李嘉琪 外遇在現今一直是主流的話題,相關主題經常反映在戲劇中,許多兩性或婚姻専家也受邀電視節目暢談。而傳統
文/亞蘋 2005年台灣成立了亞洲第一個原住民電視台,在慶祝原住民電視台開播典禮上,邀請原住民各族群代表走秀,
文/林星曄、朱蓮竹 我是星曄,和老公志傑從國中相識,直至大學重逢、開始交往,畢業之後共同生活了一段時間,歷經了
文/南瓜 台中市張廖家廟的承祜堂,自1911年啟用,至今已經一百年了,現為台中市定古蹟。張廖家廟的子孫,至今仍
文/羚羊 性別平等是近年來受大眾熱烈討論且關注的話題,無論是在法律或生活上都一樣。從古至今,有許多辭彙及成語分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