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0 (三) 性會性會!性平主題交流小聚 #12 @台北
九月份的「性會性會」邀請到性別 NGO 工作者柚子,帶領大家透過真實案例一同探討歧視的不同樣貌、背後的價值理念,以及在不同權利間的平衡與取捨。
九月份的「性會性會」邀請到性別 NGO 工作者柚子,帶領大家透過真實案例一同探討歧視的不同樣貌、背後的價值理念,以及在不同權利間的平衡與取捨。
2024 年,《芭比》電影在全球掀起新一波粉紅浪潮,讓不同世代、不同性別的人們,回望自己成長中的記憶與情感。這一次,我們邀請兩位講者,帶你走進芭比的世界,重新理解社會中的性別藩籬,並找到自我和解的力量。
在七月份的「性平星期六」,我們邀請到郭慧娟老師及郭憲鴻(小冬瓜),分享他們在生死教育及殯葬推廣工作中的實務經驗,並帶領我們探討殯葬習俗中暗藏的性別不平等,以及該如何達到尊重傳統與接納多元之間的平衡。
在這次「性平星期六」的活動中,我們邀請到 Podcaster 潤滑液男孩,與我們分享他如何從一場校園風波出發,進而投身性別友善空間建置、性教育推廣、媒體製作與長照議題的過程。
八月份的「性會性會」邀請到 Eric,以〈先別急著吃紅藥丸:被封鎖後我選擇的另一條路〉為題,分享他如何重新反思自己對於性別與情感的理解。
〈性平協、兒盟共同新聞稿〉 「老師,為什麼女生會流血?」、「夢遺是什麼?」、「同性可以結婚嗎?」 面對孩子純真
在「全面・性教育 活動設計工作坊」當中,我們將帶你從頭認識全面性教育的精神、內容,並觀賞相關影片。在工作坊的下半場,則將透過兩人一組、分組合作的方式,共同設計可以用來推廣全面性教育的素材。
本次活動將以對談的形式進行,從兩位講者投入死亡議題「教育推廣」工作的契機談起,逐步引導觀眾理解喪禮中的性別不平等現象,並探討這些現象的轉變與困境。
你是否曾經為了「不能露出痕跡」而層層包裹自己?你是否也好奇,為什麼「乳頭」成了身體上最禁忌的一小塊?歡迎來七月份的性會性會,來聊聊「身體」這件事!
在這次「性平星期六」,四位來自不同背景的講者——奧莉薇、飛帆(Fei Fain)、Viva、老詹,為我們帶來橫跨世代與身分認同光譜的生命故事。他們的發言,不只是自我經驗的重現,更是一場場與社會既有性別框架的溫柔搏鬥。
這幾天,金門金城國中的段考試題引發廣泛關注。這起事件不僅揭露個別教師的價值偏差,更提醒我們:如果性教育僅停留在片面且偏頗的性知識,卻缺乏性別平等的核心精神,後果可能遠比我們想像的更加嚴重。
2025 年 2 月 15 日,作家吳曉樂在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主辦的「女權過高了嗎?當代討論性平的困難」性平星期六講座中,分享自身經驗、對性平現況的觀察,並與書迷們交流。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的跨性別義工小組的奧莉薇、飛帆 Fei Fain、老詹、Viva,將帶大家一起探索這個充滿各式各樣色彩、卻也充滿挑戰的「性別多元宇宙」。
在社會中,「測量」不僅用於學科與數據分析,也常被用來評價與分類個體,可能造成性別不平等或刻板印象,進而影響人際互動。讓我們從《一顆小石頭,壞了一鍋米?》等繪本故事,反思測量標準,甩開標籤!
在四月份的「性會性會!」,我們邀請到顥容,來分享如何在實驗教育社群中,和小孩談論「性教育」。邀請所有對性別議題有興趣、想認識更多志同道合朋友的你,一起來聚聚!
在 2025 年一月份的「一起動手畫蛇年開運春聯」性平星期六系列講座中,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特別邀請到插畫家賴威瑜(WOFiSH),分享如何透過筆下的魔法,讓性平教育教材變得生動活潑,以及合作過程中曾經遇到的各種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