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4 (六) TGEEA 性平星期六 #27|我們是手天使:台灣障礙性權推動之路
透過探討社會污名及實現權利的過程,讓我們一起了解這些不被社會廣泛認知的故事,並探討障礙者的性權、性教育及長照政策的潛在可能性。
透過探討社會污名及實現權利的過程,讓我們一起了解這些不被社會廣泛認知的故事,並探討障礙者的性權、性教育及長照政策的潛在可能性。
Written by Maria Ratsch 雷沐雅(Internship Period: April to
這陣子,林郁婷因為 JK 羅琳、土耳其選手與國際拳擊協會的發言與舉動,深陷全球的輿論風波中。面對外界的質疑,協會的夥伴們整理出大家在溝通時可以掌握的三點基本原則,讓我們一起成為林郁婷的最佳後盾!
TGEEA 的企劃部主任易儒是一個繪本收藏者,家中的繪本數量超過 500 本。從 2023 年 2 月開始,易
本次讀書會將聚焦在1920-1990年代台灣社會對同性戀的想像,以及同性戀主體在結構中的行動。以此為基礎,再來思考1990年代以降的同志運動。
台灣雖已沒有合法營業的公娼館,但性產業從未消失,讓我們一起從台灣性產業的歷史與現行制度,思考性工作者的執業風險以及解決之道。
今年的 4 月 20 日,性平協會邀請到跨世代的講者來分享自己對於《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 20 年的觀察,以及該法在立法、校園領域的現況。
本次主題為「基進、國家與後殖民的女性主義」,探究女性主義在1960年代迄今的核心議題與多元交織,基進女性主義的宰制論如何解釋性(sexuality)、色情與權力關係?
TGEEA 的企劃部主任易儒是一個繪本收藏者,家中的繪本數量超過 500 本。從 2023 年 2 月開始,易
林祐緯(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實習生)/整理撰寫 本場性平星期六邀請到專精於「性別史」的姚惠耀及國小教師紀孟均(
林祐緯(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實習生)/整理撰寫 本場性平星期六邀請到專精於「性別史」的姚惠耀及國小教師紀孟均,
【好好長大:CSE 兒童全方位成長營】有一系列精采豐富的活動,由專業教師引導學習認識自己、了解身體、尊重感受。讓小孩在開放、友善的學習空間裡,能看見豐富多元的世界,能好好被傾聽,也能充分的表達想法!
每年的 4 月 20 日是台灣的「性別平等教育日」,除了紀念已逝去的玫瑰少年葉永鋕,更期望建立一片友善的沃土,
本次主題為「台灣女權運動史」,將會概述日治時期迄今的女權運動發展,並討論不同時期所著重的議題、論述主軸及其困境。
TGEEA 的企劃部主任易儒是一個繪本收藏者,家中的繪本數量超過 450本。從2023年2月開始,易儒每個月舉
《性別平等教育法》 走過 20 年,影響了不同世代的台灣人。從最初推動立法的倡議者、參與修法研議的立委,到身處第一現場的學生,都在各自的崗位持續努力著,並看見《性平法》帶來的挑戰與機會。
本次讀書會將帶大家閱讀周碧娥教授的《性別社會學》,初步了解婦女與性別研究的發展進程,有助於我們從社會建構論的觀點,認識性別的多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