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習俗得聖筊」活動經過數個月的徵件及評審,終於圓滿落幕了!感謝所有的來稿者/分享者,以及所有參與和協助活動的朋友!此次徵件活動共計徵得60件作品,經評審評選,圖文類入選作品共計18件,影音類入選作品從缺。此次的徵件活動,我們特別著重在行動經驗的分享,以及對傳統習俗文化的觀察、反思與批判。無論入選與否,我們由衷感謝所有的來稿者,作者的熱情書寫、拍攝與無私分享,讓我們看見改變的希望,活動落幕,行動不落幕!希望大家繼續一起「翻轉習俗」,帶動性別文化的改革!
姓名的意義
文/石宗渝 當我們一出生時,父母或是家中長輩給了我們一個名字,可能是期許、紀念,又或者另有其意,無論如何,沒有意外的話,這個名字都會跟著我們一輩子。 每個小孩都曾好奇自己名字的來源,我也不例外。 只有…
翻轉習俗得聖筊 「性別與習俗」攝影圖文、影音紀錄徵件
「翻轉習俗得聖筊」活動經過數個月的徵件及評審,終於圓滿落幕了!感謝所有的來稿者/分享者,以及所有參與和協助活動的朋友!此次徵件活動共計徵得60件作品,經評審評選,圖文類入選作品共計18件,影音類入選作…
布農族傳統習俗的省思
文/亞蘋 2005年台灣成立了亞洲第一個原住民電視台,在慶祝原住民電視台開播典禮上,邀請原住民各族群代表走秀,藉以呈現各族群的文化與服飾的特色。在走秀節目中,布農族的代表是由一名婦女著傳統服飾,手持著…
阿公ㄟ茶壺
文/黃雨筑 小的時候,爺爺跟奶奶常常坐在大埕,背後映著滿滿的落日餘暉,這時牽起我的手,拍拍我的手背、摸摸我的頭,說道:「你謼,就是走傷緊,才會袂記得提茶鈷」 (你唷!就是跑太快,才會忘記提茶壺)。跟爺…
百年家廟祭祖的性別觀察
文/南瓜 台中市張廖家廟的承祜堂,自1911年啟用,至今已經一百年了,現為台中市定古蹟。張廖家廟的子孫,至今仍維持「活廖死張」之傳統習俗。所謂「活廖死張」之俗諺,背後隱藏一段張廖家族的歷史故事。即在人…
突破傳統的性別分工
文/董志傑 在部落雕刻、製陶的工作室裡,往往只看得見生理男性而不收女性學徒,但在這個工作室出現了兩名突破傳統的文化工作者。透過眼前親手製作的木製小盒,帶來了更具性別意涵的傳統文化…… 傳統的排灣族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