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透過 SOGIESC 主流化與表達藝術 在菲律賓與香港推廣多元性別|CSE in Asia 活動側記

江語嫣/整理撰寫

SOGIE 化的教育: 菲律賓大學迪里曼分校 SOGIESC 主流化的經驗和成果

講者:Gio Potes(菲律賓大學迪里曼分校性別辦公室 SOGIE 與培訓主任)

性別友善的社會中仍存在暴力與歧視

雖然菲律賓經常被認為是同性戀友善的國家之一,但在當地,暴力與歧視依舊存在。菲律賓並未以法律保護多元性別群體,導致性少數族群無法享有基本人權。在 2010-2011 年間,有 50 位跨性別人士遭到謀殺。而菲律賓前總統杜特蒂在其任內不僅赦免謀殺 LGBTQ+ 人士的兇手,也阻擋相關的立法行動。

各級學術界、民間團體都想盡辦法改善現況,例如:菲律賓大學就透過 SOGIESC 的培訓課程,嘗試推動性別平等。課程的目的雖然在於保障女性權利,但由於校內行政單位的主要承辦人員還是以異性戀本位思考,因此很多文件仍然異性戀本位的。

宗教信仰對於性別平權的影響

在菲律賓,約有 80-90% 的人是基督徒,其他則是穆斯林。然而,不論哪一種宗教信仰,都是不太歡迎 LGBTQ+ 的,或他們會說:「歡迎 LGBTQ+ 的人,但不歡迎 LGBTQ+ 的行為。」在這樣的環境中,你會發現公共場合四處都能聽見歧視的聲音。面對這樣的情況,在菲律賓有許多人嘗試重新詮釋聖經,讓聖經的詮釋對多元性別更加包容、對女性更照顧。

性別主流化需要從轉型體制結構開始

菲律賓雖然有一條法律要求政府將多元性別的討論納入計畫中,但相關單位卻未將多元性別視為重要的議題。此外,SOGIE 法案已經在菲律賓國會被擋 23 年,而菲律賓只有 50 個地方政府開始推動 SOGIESC 反歧視機制,非常多的地方政府還沒開始行動。

多元性別主流化的進程需要從現行體制結構的轉型、文化的改變和涉及性別議題的討論,以這三個面向為中心,而非把多元性別文化的討論視為外圍的問題和擔憂。

積極於校園內推動性別多元化的相關培訓

對此,許多民間單位在校園內積極推動性別主流化的培訓。菲律賓大學迪里曼分校的性別辦公室只是一個起點,與 SOGIESC 相關的培訓主題(如:多元性別歷史、愛滋病、/愛滋病意識等)已在不同部門中啟動,期待未來有更多學校單位參與這個行動。

我們的計畫包含許多活動,例如:以性別暴力為主軸,希望大眾發現性別暴力不只是針對女性,男性也會遭受到這樣的困境。我們希望透過這樣的計畫,讓人們對不同 SOGIESC 的男性和個人所經歷的暴力、歧視有新的認識,同時繼續努力預防和應對暴力侵害婦女行為。

以大學來說,我們還必須面對異性戀本位的問題,不只是針對女性,更需要重視性別多元的少數群體。雖然目前離理想還很遙遠,但我們會繼續努力推動改變。在把這個觀念主流化的過程中不斷呼應多元、打開框架的可能性。

運用「表達藝術」策略培訓教育工作者對抗跨性別偏見

講者:郭勤(香港教育大學特殊教育與輔導學系副教授、平等性教育協會主席)

看到學生的困境 思考翻轉的可能

香港曾為英國殖民地,因此教育深受殖民地的宗教文化影響,對於多元性別文化的支持度不高,非異性戀的性傾向或跨性別議題常被罪名化或疾病化,在課程規劃中也會避免談及避孕議題。

郭勤在推動性教育的前線上,接觸到很多學生、老師、社工、性別多元的學生,以及這些學生的家人。他看見教育現場中對於跨性別的偏見如何影響著學生,尤其影響有著 LGBTQIA+ 多元性別認同的弱勢群體去表達他們的性傾向,而這樣的影響已經壓迫到教育和社會服務的平等機會。

郭勤於是決定在香港建立自己的團隊,致力於打破性傾向、跨性別的偏見,並帶著學校裡的教師影響弱勢群體的學生。郭勤相信,藉由改變教學現場的權力主導角色——教師,將能夠更有效的翻轉弱勢學生的困境。

透過對話帶出改變 從真人圖書館開始

郭勤認為,在職進修或培訓等單向的活動效果不彰,需要讓兩造產生對話,才有創造改變的可能性。他分享,看到台灣的同志遊行不只是為多元性別發聲,也在為障礙者、年長者,以及其他弱勢族群發聲,讓更多人有機會對於多元的議題產生共鳴。郭勤深受啟發,決定推動「真人圖書館對話」企劃,邀請擁有多元性別認同的朋友,在研討會上與老師們交流。

當教師們有機會和跨性別人士進行的交流,不僅有助於促進教師對於跨性別人的瞭解了解、進而消除歧視,建立跨性別友善和平等的環境。但真人圖書館的交流方式,依舊有其限制,在一次教師培力工作坊裡,讓教師們嘗試變裝活動,再邀請老師們分享活動過程中他們的感受時,曾經有一位老師說:「很生氣。」郭勤繼續問:「可不可以講多一些呢?」這位老師說:「我好想打他」

遇到這種情況,郭勤說:「當然我們第一時間也會很想說:『這個人怎麼這麼反/恐同』!但我想到在培訓的過程裡,我們很認真的要求老師們要提供一個安全空間,讓多元性別認同的學生可以安心地表達自己的看法的時候,也要記得在陪訓過程中,給予老師們一個安全的空間去表達他們的感受。」從社會科學的研究裡發現,要減少偏見,「接住」差異的聲音和感受是很重要的。

從過往經驗出發 發展「表達藝術策略」

在這個經驗後,郭勤繼續尋找將多元性別議題帶入二元性別思考的可能性。在爬梳相關文獻之後,郭勤開始學習表達藝術,在過程中感受藝術的力道、發現心是如何的被打開來。郭勤發現,只要心變得開放,藝術就是很好的途徑,可以幫助每個人反思自己的經歷與想法。

郭勤發現,藝術比較容易帶入多元面向的理解,學校的行政單位和老師的接納度也比較高。郭勤藉由藝術呈現個人的故事,以及性少數的各種面向。例如:機師、學校老師、銀行職員、清潔工等人,可能是 He、her、she、they、ve、xe 等等各種的可能性。透過事先教師的培訓,再把這些生命故事轉換成展覽,讓學生們能自己去看展、跟老師討論,思考「什麼叫做偏見?」、「要怎麼做到更寬廣的去接納跟自己不一樣的人?」

郭勤也帶領學生以藝術的方式表達,例如:有學生做了臉譜的面具,面具的一半是黃色,一半是藍色,創作面具的學生寫道:「我不想做一個雙面人。」當他的老師看到學生的創作和文字之後,能體會到學生的掙扎。另一個學生表示『安全』是最重要的,他用文字寫出:「可以感到安全,是得到自由的開始。」以藝術表達的方式,讓老師去理解、接納學生的看法與認同。

此外,由於香港的宗教色彩濃厚,很多學校和社會福利機構對於多元性別是難以接受的,郭勤面對這樣的困境,也開始嘗試「約校長喝下午茶」的方式,和校長聊聊對於教育現場的想法,有沒有什麼困境,聊著聊著,逐漸把「表達藝術策略」帶入校園!

按讚或分享至:

支持性平

每個個人、學校、企業、機構,都是推廣性別平等教育的種子,支持 TGEEA,讓種子在台灣各地紮根發芽。